第63章 第 63 章

第(1/2)页

柳元茂离开枫前馆后,马不停蹄地赶回b市,第二天一早,  便兴冲冲地来到了潘家楼堵人。

        "柳先生  ,潘师傅在接待客人,您稍等。"服务员给他送来一杯茶水。

        "接待客人这大早上的来客了"柳元茂有点意外。潘家楼不经营早餐,是从中午才开始营业的。

        他在原地等了几分钟,服务员又折返回来∶"潘师傅请您过去。"

        柳元茂∶"客人接待完了"

        服务员摇摇头∶"没有。

        柳元茂满心狐疑地跟着服务员往前走,他被引到了潘家楼里的一处小亭台,说是亭台,其实算是个贵客包厢,古色古香的木质亭台中是一张巨大的十人转桌。

        此时,十人转桌上坐着四个人。

        转桌的最左边坐着潘兴昌,隔壁是洪老爷子,右边两位不认识。

        柳元茂提溜着巨大的保温盒,看清是谁以后,眼睛愕然地睁大了。洪老爷子怎么会在这

        "元茂。"洪老爷子朝柳元茂轻轻一点头。

        "老柳,听到是你,我就请你进来了。"潘兴昌站起身,为他引见另外两人,"这位是曾池导演,这是郑昆大师。"

        "郑昆大师!"柳元茂吓了一跳。

        郑昆。对于他们这些老饕来说,  这几乎是一个传说中的名字。

        眼前的老人已经约莫八十岁了,满头银丝。老人眯着眼,  朝他笑了笑,白发在晨光下异常耀眼。

        柳元茂紧张地和几人寒暄了一番,洪老爷子、郑昆大师,加上潘兴昌……这几个人居然聚到一起了!

        天哪!他们在谋划什么!

        曾池是几人中最年轻的,不过也四十几岁了。他站起来,主动解释道∶"柳先生,是这样的,我最近在筹备一部美食纪录片,打算探寻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佳肴美馔,前阵子拜托了郑大师和潘大师为我参谋参谋,没想也惊动了洪老先生。"

        柳元茂心说这哪叫惊动,眼前这人能拜托到郑昆和潘兴昌,就说明他真的有两把刷子。

        曾池继续说∶"今天也是幸运,正巧碰上您。听说柳先生对国内的美食也很有研究,想听听您的意见。"

        柳元茂哪里会拒绝这样的请求,满口应下,过了片刻,终于弄懂整件事的背景。

        曾池要做美食纪录片,却不是什么都拍,他打算寻找传统菜着的传人和大师,记录那些流传已久的佳肴  ,最好能拍到一些濒临失传的古法菜。

        郑昆是早二十年的国宴大厨,曾池头铁,头一个就找上了他。紧接着,事情就顺利了,他开始通过厨师们的关系网寻找到现存的具有独特手艺的大厨,并向他们发去拍摄的邀请。

        柳元茂听明白了,这是想让他推荐来着。

        柳元茂动了动唇……心中倒是突然冒出了一个人选。但是…

        他明明是要以此来逼问潘兴昌的,那道酱爆鸡丁在他心中缭绕太久了。

        柳元茂∶"唔…"

        "老柳,你在纠结什么"潘兴昌莫名其妙,"对了,你手上的是什么,提着累不累"潘兴昌这时才注意到柳元茂手上提着一个大食盒,因为被转桌挡着,之前一直没发现。

        "差点忘了。"柳元茂赶紧把食盒提起来,放到桌上,"我今天是想找你尝菜来着。"

        潘兴昌好奇∶"尝菜一大早的哪家馆子这么勤奋"

        "不、不是。是隔夜菜。"柳元茂有点赧然,随即又补充道,"但我一路冰箱保存过来的,绝对新鲜。"

        隔夜菜还放过冰箱。桌上的几人都露出奇异的表情。

        洪老爷子盯着柳元茂从食盒里一道道取出的菜肴,神色有些惊讶,潘兴昌也是一脸微妙。而当那熟悉的小酥肉和麻婆豆腐露面时,潘兴昌立刻确认道∶"这是枫前馆的菜吧!"

        柳元茂惊呆了∶"你知道!"

        洪老爷子接话∶"我刚刚就为曾导演推荐了姜老板。我只尝过她的叫花鸡和栗子糕,那栗子糕确确实实是很传统的做法。"

        曾池点了点头∶"我听潘大师的推荐,也看了她在《寻味a市》的表现,从那做菜的手法就可以看出她绝对是位有传承的厨师。"

        "你、你也早就知道了……"柳元茂意外地望着潘兴昌,心底一片丧气。搞什么。

        曾池笑了∶"哈哈,看来这位姜老板真的很有人气。''

        "哎,那是真的,您是没见到美食盛典上排队那阵势……"柳元茂说着,还是不服,他突然灵光-闪,道,"对了,老潘,上次做出那道酱爆鸡丁的师傅,你给曾导演推荐没有"

        柳元茂转向曾池;"曾导演,您不知道,老潘认识的人可厉害了,简直卧虎藏龙。"

        曾池好奇地望向潘兴昌∶"潘师傅,方便说一说吗愿闻其详。"

        "…轮到潘兴昌开始纠结。

        柳元茂看到这场景,快乐地撺掇他∶"你纠结什么啊现在遇到一个厉害师傅太难了,看人曾导演多不容易啊,赶紧说呗。"

        潘兴昌看了他一眼,叹口气,目光落在枫前馆的食物上,努了努嘴。"你都吃过她的菜了……"

        柳元茂∶"柳元茂∶""

        另一边。

        枫前馆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橘子。

        满满当当的大橘子堆在后厨,占据了为数不多的剩余空间。

        梁卉解释道∶"不好意思啊,今年市场不好,我哥他们那边橘子都快放坏了,我让他寄点来,没想到他一下子寄了这么多。"

        姜瓷∶"没事,都是做菜的原材料,我们也得谢谢他。"

        梁卉是打算免费将这些橘子放在店里使用的,毕育她一个人再怎么吃也吃不完,不过姜瓷还是按市价转账给她。

        姜瓷炒了好几天的橘子片儿,看着枫前馆临近的迁址时间,决定开始动手做橘子酱。

        橘子酱能够快速消耗橘子的库存,保存时间也长一些。

        姜瓷将橘子一个个剥开,分出完好的橘瓣儿,丢进锅中,剥下来的橙子皮洗净,取出一些切碎,和冰糖、桂花、柠檬汁一同慢慢熬煮。

        锅里,橙红的橘瓣儿、金黄的丹桂、半透明的冰糖混合在一起,姜瓷用勺子慢慢碾碎橘瓣,随着搅动,食材渐渐融为一体,变成了橙红色的橘子酱。

        姜瓷还记得她和江南的一位大厨学过梅酱的做法,光一个听起来简简单单的梅酱,就有十数道讲究的工序。她后来也用别的果子尝试过,调了些自己喜欢的口味。

        随手而制的橘子酱,自然没有当年那么讲究,姜瓷简化了不少步骤,半个下午,亮晶晶的橘子酱就出炉了。

        罐子里,酱汁粘稠莹润,细看还能分辨出里头的橘子肉,夹杂着被糖汁浸软的黄桂花。

        姜瓷用小勺尝了一口,眼睛眯起来。还不错。

        几大箱果子很快被消耗完,变成了十几瓶橙红晶亮的橘子酱。

        "保存是容易了,不过,我们怎么处理它们直接在店里卖吗"王嘉年有点纠结,橘子酱虽然好吃,但和枫前馆其他菜品很难搭配,最多只能单卖。

        姜瓷歪着头琢磨了会,将十几罐橘子酱装到一个纸箱中,抱着走出门。

        片刻后,她空着手回来了。

        "橘子酱呢"王嘉年问她。

        "卖了。"姜瓷摊手。

        "我去,这就卖了啊!"王嘉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回想起来,似乎他的每一分担心在这个店里都显得有些多余。

        王嘉年叹了口气,继续收拾的动作。

        当晚,枫前馆停业,,大批的新设备都被搬到了新址。

        下班点,方纬改好最后一行代码,将双肩包往背后一背,迅速往办公室外冲去。

        "又去枫前馆啊"身后的同事小声喊他。

        "别喊!"方纬疯狂使眼色。

        他是安徐路附近一家公司的程序员,自从几个月前吃到枫前馆后,便成了它的常客。

        同事瞄了眼远处的上司,压低声音道∶"帮我留份麻婆豆腐!"

        方纬点点头∶"如果我抢得到。"

        姜老板招了新员工之后,店里的供应量是变大了,晚上的打烊时间也渐渐拖晚,不过要排上队还是一件很看运气的事。

        好在,据说姜老板迁移店址后,会在新店用上抢号程序,以免客人们白跑一趟。

        嗯新店

        方纬望着安徐路熟悉的街景,站在昏黄的路灯下,人渐渐傻了。

        端辙:打车打错地方…

        方纬低头看了眼手机,六点半,得了,  今天肯定没戏。

        他叹了口气,给同事发了个"抢不到"的消息后,便颓丧地离开了,走出几步,又回头不舍地望了一眼。

        但晚饭还是要解决的,方纬随便找了家小店吃了份牛肉面,出来的时候,经过街边的一家面包店时,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面包店的门口摆着一张小桌,上面摆放着两大盘子牛角包。

        桌子上立着一个小牌∶

        【促销!橘子酱牛角包,4元/个,10元/3个】

        方纬的目光在金黄漂亮的牛角包上停驻了会,决定买两个当第二天的早餐。

        而从老板手里接过袋子时,他的鼻尖突然嗅到了一股清新的橘子甜香。

        下意识的,方纬把牛角包举到面前。

        半个巴掌大的牛角包被切成了两半,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