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1/2)页

  复赛的第二轮会角逐出最后冲击“仙厨”的十二人,  赛制也比第一轮更为灵活。

  一直到十几年前,“仙厨”大赛的流程都是很固定的,而这两三届大赛以来,  组委会逐步进行了一些创新,期望在比拼厨师厨艺的同时,还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这一次,比赛按照上一轮的综合分数,  将参赛者们打乱成了两个组,  分到了不同的赛场,每组十二人,各晋级六人。

  姜瓷被分到的这个赛场,  位于S市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高校。

  具体来说,是老牌高校里的第一食堂。

  姜瓷看了眼名单,  冯露、洪朗都与她在同一个赛场,而赵泽鸣和王嘉年则被分到了另一个赛场,位于美食荟萃的G市街头。两组厨师是按上一轮比赛的名次打乱分开的,水平可以说是相当。

  S市算是冯露的大本营了,在复赛开始前,冯露还邀请她到自己的私房菜馆里品尝了一番。

  复赛第二轮不需要厨师自备食材,也没有提前透露题目。姜瓷省去了提前准备的功夫,到了比赛当日便轻装上阵。

  老牌高校占地宽广,光是食堂就有好几个,  第一食堂是建设年代最久远的,  相比其它几个食堂,  既不新,  也不大,  平常人流不太多,  只有经过附近图书馆的学生会为了方便在这儿就餐。

  然而这天,第一食堂少见的热闹了点儿,路过的学生们看到摄制组进驻,都探头探脑地围观。

  “这是在拍什么?电视剧?”

  “什么电视剧,是‘仙厨’大赛拿我们学校食堂当赛场了!”

  “据说中午这儿有好吃的,在门口登记一下,就能进去当群众评委。”

  “仙厨大赛?这是什么比赛啊……”问话的学生掏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目光一亮,“哦嚯,这热闹不凑白不凑。”                        

                            

  姜瓷步履匆匆地穿过扎堆的学生,气质完美地和旁边的学生融合在了一起,准备进入食堂时还被学校老师拦住了。

  “不好意思,同学,这里今天有拍摄,现在在调试设备,你从那条路绕。”老师贴心地给她指方向。

  “刘老师,这是我们的参赛人。”瞧见这一幕的工作人员赶紧上前解释,把姜瓷带进赛场。

  “这是……大厨?”老师茫然,大厨咋年纪和他学生差不多的样子?跟想象中半点都不一样。

  老师纳闷地看着姜瓷的背影:“你们大厨还挺好看。”

  “哈哈,姜厨是好看,实力也很强的。”工作人员笑道。

  老师“哦”了声,心说是不是现在大厨也年轻化了。不过半小时后他就知道自己多想了,后来的几位参赛者年龄都比较符合他对“大厨”的想象。

  另一边,姜瓷顺着工作人员的指引,进入休息区候场。

  第一食堂的墙壁已经泛黄,椅子是很有年代气息的木制条凳,漆面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下变得斑驳。不过总体来说,打扫得很干净,卫生达标。

  姜瓷在休息区等了不久,当天的参赛者便都到齐了,洪朗踩着线最后抵达,穿着拉风,显然是为了上镜特地打理过。

  姜瓷考虑到要进厨房,并没有化妆,黑发简单地在脑后束起。其它的厨师也是同样,‘干净’是后厨工作的基本素养之一。即便是洪朗,也只是在服装上下功夫。

  当然,服装就够耀眼了。

  九点,比赛准时开始。主持人先把一个签筒摆到桌前,请十二位参赛者抽签。

  “签上写着的菜名是第一食堂的日常菜色之一,大家今天的任务就是做出抽中的菜肴,保证供应200位学生的份量。这个份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会为每人准备一位助手。”                        

                            

  主持人介绍完题目,大厨们顿时窃窃私语。

  洪朗的眉头直接皱了起来,居然真的让他做食堂菜?

  主持人笑道:“大家可别小看食堂菜,越基础的菜越能看出真功夫。各位也可在菜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要食堂提供的食材,都能用。今天中午大家的作品将由专业评委和学生们共同评价,获得越多学生的好评,越有可能成为赢家。”

  听见能创新,参赛者们的脸色都好看了些——食堂的菜色太基础了,不让他们创新,那还真做不出太多名堂。

  虽说是在食堂做大锅菜,姜瓷却没有因此小瞧了这天的比赛。现如今,最流行的食堂菜色也是大浪淘沙筛出来的,不少是传统菜色的简化版,口味很经典,在成本、效率上都能达到平衡。

  参赛者们依次开始抽签,姜瓷也伸手取了一支,翻开一看,是个非常传统的下饭菜。

  “你抽到什么了?”冯露站在她旁边,忍不住问道。

  姜瓷把牌子给她亮了一下:“豆角肉末。”

  “我的是椒麻鸡。”冯露说着便叹了口气。

  “这不是挺好?”姜瓷道,“在这种赛场上,气味重的菜更占优势。”

  冯露苦笑:“我的根底是淮扬菜,椒麻鸡……这是到了我的舒适区外了。”

  另一边,洪朗翻开自己的牌子后,嘴角忍不住就勾了起来。

  他抽到的是干锅排骨。

  这菜色干、香、爽、辣,滋味丰富,不做出让半个食堂能闻见的味道都算他输!

  洪朗偷瞄姜瓷,对方没掩饰自己的牌子,他一眼就看到了“豆角肉末”四个字,心中顿时暗喜。

  每道食堂菜都是有基本受众的,像苦瓜系列的菜就没别的菜受欢迎,干锅排骨一听也比豆角肉末吸引人。                        

                            

  考虑到摄影机还在拍摄,洪朗艰难地压抑住想要上扬的嘴角。

  回过神后,他有些意外——平常自己不这样的,没想现在他看见姜瓷抽菜名都会暗喜。

  这个小心思不太光明,洪朗绝不承认是姜瓷在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抽完菜名,主持人便开始让参赛者和食堂师傅们随机配对。

  为了保持平衡,组委会已经提前测试过食堂师傅们的水平,挑出来的人选在备菜方面的熟练度都差不多,不存在某位师傅特别厉害或特别差的情况。

  虽说水平差不多,可性格就千差万别了。

  姜瓷随机匹配到了一位沉默朴实的阿姨,冯露则和一个话唠小哥搭档,而洪朗碰上的是一位大块头大叔,那隆起的肱二头肌一看就是经历了经年累月的劳作。

  洪朗嫌弃地看了眼长相粗糙的大叔,问:“你刀工怎么样?”

  “妥。”大叔答非所问地亮了亮肱二头肌。

  “我需要细致的刀工。”洪朗强调。

  大叔从洪浪的语气里感受到一点莫名的嫌弃,大嗓门道:“你啥要求你就说呗。”

  相比之下,姜瓷这边就和平很多了。姜瓷也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按食堂阿姨这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只是备菜的工作,应该是能顺利完成的。

  分好助手以后,姜瓷带着阿姨到仓库取菜,食材在清晨由食堂的固定供应商送来,品质虽比不上高端饭店,新鲜度却是一点不差。豆角脆嫩鲜绿,饱满完整,五花肉红白分明,整体呈新鲜的粉红色。

  将食材带回后厨以后,姜瓷先手把手教阿姨备菜流程,具体到清洗择菜的要求,切丁的方式和大小等等。豆角肉末的色香味,从最开始的第一步,就得打好基础。                        

                            

  厨工阿姨在食堂工作了十几年,日复一日之下早有自己的习惯,但为了做出达到姜瓷要求的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