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讨水

第(1/2)页

谢大郎挥手让队伍赶紧走。

等队伍走了一会儿,几个人才放开钳住的一家四口,往前追去。

一家四口在后面骂,什么难听骂什么,脏话都没法听。

谢湛捂住顾玖的耳朵,“不要听,会污了耳朵。”

谢五郎刚追上来,一看不行啊,我纯洁的小妹妹怎么能听这么污糟的话?

弯腰就在地上找起来。

谢三又十分有眼色的递过去一块小石头,“五叔,你想找这个吧?”

谢五郎大笑,摸摸谢三有的脑袋,“你这坏小子!”

拿过小石头,瞄准后面那汉子,就使劲扔过去,正好打在男人的嘴巴上。

那男人嘴巴顿时破了,一只手捂着,呜呜呜呜起来。

“再骂试试,看小爷不把你们一家子的牙齿都打掉!”谢五郎威胁道。

那家子登时都闭了嘴,敢怒不敢言的瞪着谢五郎。

这段小插曲让大家都惊醒起来,往泾州的一路上,肯定会有很多逃荒者。

有被迫背井离乡的善良百姓,也肯定有泼皮无赖。

乡民淳朴是真,穷山恶水出刁民也不是说说而已。虽然自相矛盾,但两者也和谐共生。

居虎偃决堤时正逢青黄不接,家家都没有什么余粮,就算是买,没余钱也买不到多少,这会儿应该也吃的差不多了。

没东西吃最容易生乱子,饥饿之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万一再遇到大胡村那样的一伙人,直接纠集人手来抢劫,可不就要生乱子了。

谨慎起见,还是把粮食都放到车子的最底下,在上面堆上被褥和锅碗瓢盆这些东西。

还要随时准备好武器,万一遇上来抢劫的,也能应对。

过了河阳县,路上的流民眼看着就更多起来。

按说,槐树村人从仙居山穿老林子而过,是绕了远路,用的时间也长。这会儿,流民应该早已经往各地去逃荒了,路上不可能还有滞留这么多,但一路行来,所遇到的流民一点不少。

打听之下,才知道,距离居虎偃远些的百姓,早已经先一步往东逃荒去了。

他们路上遇到的这些,全是困在孔山山脉上的人,还有部分丰乐县的疙瘩山上的人。

位于下游的丰乐县,境内河道本来就淤塞,洪水中夹杂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更是把各处排泄口都堵的差不多,这样洪水就迟迟不能下去。

洪水退下后,道路冲毁,大量房屋倒塌,冲下去的杂物,加上到处泥泞,以致被困的百姓寸步难行。

直到到十几天前,连日晴天,把地面上的泥泞晒干,百姓才得已下山,陆陆续续去各地逃荒。

谢三郎跟人打听大石洼村的人的去向,得知他们果然也是一路往东,要往泾州城讨生活,算着行程,也只比他们早了两天。

孙氏就放下心来,这样等他们到了泾州城,就能和父母团聚了。

这日,过了河阳县城已经有两日路程时,距离官道约莫里许的地方,树木掩映下,隐约能看到一座村庄。

槐树村的人们带的水都差不多要用完,就决定去那个村子讨点净水。

但是等众人拉着车子,走到跟前时,却发现村子格外安静,各家各户关门闭户,没有一个在外玩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