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荀况入文道

第(1/2)页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老吾老,以己之人老,幼吾幼,以己之人幼。”

        ……

        齐鲁大地,临淄城内,帝国最高学府稷下学宫当中。

        一处古色古香,充满书卷气息的房屋之内,一名模样英俊,书卷气息浓厚,约莫有十八九岁的青年正在苦苦钻研百家经义。

        其中虽说儒家经典看得最多,但也涉猎一些道家的庄周之学以及诸子百家其他学派的学术精髓,并且还有所总结领悟。

        “唉,世间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虽说帝国学风开放,诸子百家可以于稷下学宫中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术精髓,以印证自身学术理念。”

        “可如今看来却不那么简单呀。”

        书房之中,已经从昔日童生摇身一变,被嬴稷任命为稷下学宫十大祭酒之一的荀况此时放下手中书籍,不禁感叹说道。

        不得不说,荀况说的是真有道理。

        纵观整个帝国,武道才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若没有武道修行,帝国就是一头肥得流油的肥猪,面对敌人伸过来的屠刀根本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文道呢,虽然能学得一身治国本领,但国都没了哪儿来国给你治?

        纵使你学得屠龙之术又有何用?

        哪里像武道修炼,只要修炼有成,再立下功勋并且存活下来,那加官晋爵的速度绝对快得你难以想象。

        没看见之前的帝国大册封吗?

        被皇帝陛下提拔起来的一大批帝国官吏和军中大将,有一半都是靠战功杀上来的。

        只要实力足够,敢打敢拼,再加上过及格线的智慧,那么都能够在遍地都是机遇的帝国中出头,比你在帝国官府里苦苦熬出头强太多了。

        虽然危险,但富贵险中求不是!

        “唉,陆逊大哥,如果可能的话,吾倒真想弃文修武,拿更多时间来修炼武道,在武道之路上勇猛精进,直至攀上顶峰。”

        “争取像陆逊大哥你一样立下赫赫功勋,被陛下册封帝国侯爵之位,位列帝国贵族之林,光宗耀祖,显赫一方啊。”

        “而不是像现在只有三阶境界,处于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可是吾真的不能啊。”

        “吾是这一届儒家弟子中最受瞩目之人,诸多如家长辈都对吾寄予厚望,想要将吾培养起来接过儒家衣钵。”

        “就连陛下也是任命吾为稷下学宫十大祭酒之一,对吾托付重任,吾实在不敢有负皇恩,不敢辜负诸多儒家长辈之期盼啊。”

        收起手中的百家经典,荀况心绪莫名复杂。

        自从两年之前的临淄一别之后,荀况就没有见到过陆逊了。

        因为陆逊已经被封为帝国侯爵,而且身上有重任在身,各种事物处理都处理不及,又哪里有时间来看望荀况呢?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两人一直都是用书信交流。

        而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这个以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