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诸葛笔

第(1/2)页

“客所要的诸葛笔,小店实在没有,甚是抱歉。”

        听了伙计的话,黄尚点点头,走出店外。

        这段时间,他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话成真了。

        而通过观察同窗,他也发现,文气并不是自己独有。

        所有读书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萦绕着这股力量,如张载门下,就有数人的文气不在自己之下。

        只是他们都无法运用,坐拥宝山而不得入。

        这也是没办法。

        毕竟以《道经》为基础,绝世天赋以启发,还要天材地宝为推动,这些条件太过苛刻。

        所幸自己以文为武,已经走出一条此世独一无二的道路。

        独一无二确实牛逼,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

        他在武器上被难住了。

        普通的毛笔,根本无法承载他的文气。

        许峰于此道上不通,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在请教了不少同窗后,黄尚得到了一个推荐——

        诸葛笔。

        诸葛笔后世出名,得苏轼夸赞极多。

        那时苏轼遭到贬谪岭南,好不容易回到了京师,用到诸葛笔,惊叹不已。

        注意,诸葛笔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的。

        传到现在,有宣州诸葛高善制笔。

        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

        黄尚要的,就是诸葛高亲手制作的诸葛笔。

        谈不上什么灵物,矮子里拔尖,应该够现阶段的需求了。

        可惜读书人太多,笔墨纸砚那是最抢手的货。

        别说诸葛高亲手制作的笔,即便是诸葛氏其他人所制,都不是黄尚这种平民能够买到的。

        供不应求。

        “该回乡考解试了。”

        黄尚叹了口气,下定决心。

        有许悦买画的五十贯钱,黄尚并不缺钱,但大宋之中,地位要靠功名得来。

        自从开启文气修炼后,他耳聪目明,神清气爽,思考效率提高了整整一倍。

        张载已经离开,但从同窗中,也能学到知识。

        关学的精髓,已经被掌握得七七八八。

        区区解试,是没有问题的。

        而考试的过程中,也是积蓄文气的过程。

        读书人的修炼之路,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回到家前,黄尚敲了敲门,没有人应。

        他不禁有些奇怪。

        自从许峰入住后,仆人就被遣散。

        修炼不容外人打扰。

        原本黄尚以为,许悦会很快现身,但这位许峰口中的姐姐,却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两位轮回者当面,万一哪个地方露出破绽,他还有补救的机会。

        现在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峰好对付,一旦给许悦观察出什么,就危险了。

        “幸亏我现在的精力比以前强多了,否则精神一直紧绷着,真的撑不住啊!”

        “咦?人呢?”

        取了钥匙,走入屋内,黄尚左右一看,许峰居然不见了。

        这位轮回者一直假惺惺养伤,就为了跟自己培养感情。

        黄尚也不含糊,从许峰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知识是相通的,经验同理。

        虽然修炼体系不同,但很多诀窍都有启发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所以对于许峰,黄尚是很喜欢的。

        只是想到暗中观察的许悦,感到头疼。

        但现在,许峰突然不告而别。

        黄尚摸了摸被褥,尚有余温,微微皱了皱眉:“走得很急……”

        想了想,他并未外出,留在屋中,读书温习,等待许峰回来。

        从之前的相处中,他大致判断了许峰的实力。

        这家伙虽然有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