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奇人

第(1/2)页

“那井中葬的奇人究竟什么来历?那井中的妖到底又是个什么东西?”今日与祖蛊说到此处,我问出了心底最大的疑惑。

        “这个回来话长啊。”祖蛊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长也要说。”我道。

        这件事情在我的心中就是个死疙瘩,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我还是会不断的想起,却又完全想不出一点儿眉目。

        祖蛊点头道,“那好吧,在我临走之前,我就将我知道的都告诉你吧。”

        ‘临走’一词听在我心中很不是个滋味,可我说不出什么,静静的等待着祖蛊的下文。

        祖蛊道:“事情要从‘五代十国’时期说起。”

        “五代十国是唐代灭亡之后,到宋朝建立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前后历时只有短短的五十三年。那段时期虽然短,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北方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替,南方则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等十国的割据。那堪称是一个大混乱大破坏的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战争征赋不断,民不聊生。”

        “小五的主人,就是那个时期的人。他叫冯道,祖先为农为儒,没有家业,家境贫寒。可冯道却是个满腹才识,虚怀若谷之人。”

        “他凭借自己的本事,从参军做起,后,经历过四个朝代,十个帝王,做过六个帝王的宰相,在政~治的漩涡中始终不倒,不可谓不是一个奇人。”

        “可有如此身份的冯道,为人却刻苦俭约。每逢战争,他多亲自随军当参谋,在战场前线时,他在军中只搭一草棚,草棚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稻草。”

        “他带人真诚,心地极善,发了俸禄与随从,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还将将军送给他的,在战争中掠得的美女,安置于别室,等找到她们的亲人后,再送回去。”

        “遇到饥荒年,他就尽自己所有用来救济乡里,他亲自种田背柴送与孤寡,老者。有荒废田地不耕种的人家,和没有能力耕种的人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夜里帮助耕种,且他为官清廉,对地方官员的贿赂一概不受……诸如此类的事情,说上两天两夜都说不完。”

        “作为国相的同时,他还是一个大儒家,才华横溢,他著有很多诗,书,‘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这便是他所写……”

        “可就是这样一个厚德稽古,宏才伟量之人,却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惹是非之人,有人骂他,覆国之臣,奸臣之尤。面对众人的责骂,他只道:“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他身处在那个乱世,根本就无法以一己之力左右国之变迁。”

        “后周末年,柴荣继位,柴荣打算亲征刘赟,冯道则以为不可,再三谏阻。他因此惹怒了柴荣,亲征之时不让冯道随行,而是吩咐他去干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冯道不久患病去世,终年73岁,后追封瀛王。”

        “所有的人都以为,冯道的一生终止在了七十三岁。可殊不知,他并没有死!”

        “冯道的一生有多重身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还是一个道家大成者,他修得玄门正法,一身神通,他熟识风水堪舆,精通天象六壬……堪称当时道界第一人。柴荣不听劝阻,刚愎自用,他看到了后周的大败之象,便假死以获解脱。果不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