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猫冬

第(1/2)页

“那个地下溶洞,面积至少二十余万平方米,分为三条主要溶洞,通过腐蚀坚硬的花岗岩间隙而出现的。地质学家觉得这里相当古怪,因为地质形成几乎是违反常规的。应该是原本的海洋和陆地的运动才出现的。所以,我才记的比较清楚。”

        “溶洞内部,有两条山中的地下河流过,水质超过普通饮用水,专家当时开玩笑说,稍微加以扩建,战时可以容纳至少几十万人避难。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岩石上层密度极其高,按照地质专家的说法,即便是最先进的钻地弹,也不可能击穿这里十分之一的厚度。这里的几个最宽阔的地区,仿佛是经过人工开凿一般,极其平整。地质专家不能确定是否是自然形成还是人工休整过的。但是即便是人工修正过,也是几万年前的产物。那不太可能。算是一个还没弄清楚的问题,也是唯一一个不太合适的地方。哦,对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出入困难!其他地方好说,最后进山的大概三十公里左右,几乎没有路,上一次地质学家进去,完全是靠着装甲车硬生生的趟出来的路。一般的车辆怕是不行。”

        大家都沉默了。

        这是个天然的堡垒!

        可是,三十公里完全没路的热带雨林,要开出一条适合的道路来,那得需要什么代价?更何况是他们的时间并不多!

        刘三正看着大家突然说道:“我觉得路不是问题,关键是咱们如何运输。这个基地许多设备,都是大型设备,难以运输。当初这个堡垒通往外面,别看看起来路不好,但是大型机械设备都能通过。刚才这位秘书说的,恐怕即便是有路,大型机械设备都没法通过。”

        秘书想了想说道:“那倒不会,那边虽然是热带雨林,但是山势却不陡峭。没有刀劈斧削的那种。都是馒头山。只有进入最后几公里,才是那种峭壁一样的山区。包括溶洞最大的入口,也是在一个馒头山的半山腰。不过丛林密布,而且处于一个天然的峡谷裂缝中,距离地面大概六米左右,不太容易进入。

        “那就简单了。反正咱们又不是长期使用,铺一条路过去就是了。”刘三正直接说道。

        大家都看向了刘三正:开玩笑么?铺一条路,这样一条路铺出来那得多久?

        刘三正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然后笑道:“大家看我干什么?”

        “铺一条路,恐怕时间来不及。”聂幽知道不是开玩笑的时候,严肃的说道。

        刘三正摇摇头:“用咱们华夏那边最新研制的速凝水泥,三十分钟凝固那种,前面用重型坦克带上排雷铲一路推过去。遇到排雷铲都弄不倒的,就用炸药放倒。然后地面就没多大问题了,后面直接用搅拌混凝土搅拌速凝水泥铺上去,压进泥土里,形成水泥和土壤的三合土。然后大型设备,直接用坦克或者装甲车牵引。没有问题。我们在西非热带雨林修路就这么干的。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热带雨林的植物实在是太霸道。最多三个月,就得重新来一遍,一直到一年多,铺上五六层之后,才能稳定下来。”

        聂幽眼睛亮了,这种完全不符合常规的铺路方法正是他们需要的。

        “我们不需要五六层,只要搬进去之后,路随便坏掉,甚至我们还要自己封掉。然后以后的一切,都用直升机吊运过去。三十公里,多久可以完工?”聂幽直接问道。

        刘三正想了想:“在西非的时候,我们最高纪录是一天八公里。即便是不用牵引,一般的载重十吨的货车能通行,但是别指望速度。第一层铺下去,只能算是乡间土路,而且不会太平整。到处都是坑,需要一遍一遍的铺,至少三遍以后才能达到华夏国内乡镇公路的水准。”

        “那就够了!”聂幽大喜。“立刻想办法,去给我弄这种水泥来。谁去?”

        聂幽扫了一眼屋子里的人,徐庆辉直接举起手来:“我来。我跟那边工业口比较熟悉。军方的人,也得给我点面子。”

        “几天?”聂幽看着他。

        徐庆辉算了下,从订货到装货,起运,装船,运输,卸货,拉到这边来,怕是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了:“一个月!这是最短了。这种水泥我听过,只是没想到可以用来干这个。这种水泥不能储存超过一个月,否则就完蛋。主要是因为水泥毕竟不是特别贵重的物资,也不会下太大的本钱防水防潮。厂家也不会提前生产,都是有了订单再生产。”

        一个月!

        不只是聂幽,其他人,包括徐庆辉自己都皱起了眉头。

        “刘营长,你估计三十公里,需要多少水泥?空运是否可行?”聂幽回头看着刘三正。

        刘三正摇摇头:“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