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考试题

第(1/2)页

聂幽看看老戴的菜地:“大叔,您这菜地有三亩吧?一年能出多少菜?能赚多少钱一年?”

        老戴给大家倒了水,坐下来喘了口气,拿出一包烟:“抽烟。”

        聂幽连忙拿出烟:“大叔,抽这个。”

        老戴也不客气,直接把自己的烟收了起来:“你们都是贵人,我就不献丑了。抽你们根好烟。就跟大家唠唠。我这一个棚是三亩二分地。要说每年多少,不好说。每年种的都不一样。不过要是按三季菜算,光种产量高的白菜,一年怎么也得十三四万斤以上的白菜。不过光种白菜可就亏本了。比如前几年的时候,一斤白菜才一毛五六,一亩地一万斤白菜算,也才一千五六百块,还不够人工钱。一年就算种六次,也不过是不到一万块。这一年下来,那得亏死过去。我一般都是需要轮种的时候才种一季白菜,其余的时间,种其他的,比如西红柿菜椒,或者茄子,土豆什么的。反正什么价格好种什么。不过这几年价格还不错,政府有指导,也有保底收购价,总是不会亏。但是要赚钱,也不容易。”

        “那一年能赚多少钱?”柳苗忍不住问道。

        老戴呵呵一笑:“这一个棚啊,一年弄好了能赚个万八千的。弄不好就不好说了。不过这也得看年景。每年都好,也不可能。这老天下雨还不定什么时候下呢,何况是咱们菜农种菜。对不对?”

        “呃……一年就算一万,这……太少了点吧?这么点钱,不够生活啊。”孟凡清憋不住的说道。

        老戴点点头:“是啊,算起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这里种菜的,都不是只有一个棚。我一共五个棚。都种的不太一样,这样总有些卖的好的,也有卖的不好的,还有卖的不好不坏的。这样平均下来,一个棚,一年总得万把块的纯收入。五个棚下来,一年也能弄个五六万下来。”

        “五六万,这也不多啊。”柳苗忍不住说道。

        老戴呵呵笑了起来:“你们估计是哪个大公司,或者那个大学里下来搞调查的吧?跟你们,得说实话,不然上面政策可就要偏了。吃亏的还是我们。我这五个棚一年收入基本是六万左右,有时候多点,有时候少点。多也多不了多少,少也少不了多少。不过这六万基本是纯利,是我一年下来能存下来的。你们看,我吃的用的,都是要刨出去的。还有雇佣短期工人,水电等各种损耗折旧,我都是算进去的。这样最后完全剩下六万块左右。要不然,算毛收入,一年那不得个小二十万?算起来啊,你们在城里上班的人也没几个能比我挣得多。不过我消耗也大。”

        其他几个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对他们来说,还真的是不了解一年存六万,到底是多还是少。对于他们来说,六万,有时候或许也就是一块手表或者一套衣服的钱。这样的钱多么?

        聂幽和叶红军却比较了解。

        叶红军算了算:“大叔,这么算下来,你可是富裕的很啊。”

        老戴嘿嘿一笑:“算不上。这周边,有十几个棚的不少。他们收入更高些。”

        “大叔,你说我们要搞几个蔬菜基地,能赚钱么?”聂幽又给老戴递上一根烟。

        老戴也不客气,看着聂幽说道:“不好说。你得看在什么地方。你要是靠着帝都这样的大城市,周围有没有什么成规模的蔬菜基地,你大规模供应,肯定是能赚钱。要是周围的蔬菜不少,竞争压力就大,那就不好种。不过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有保底收购价格,赔也赔不了多少。倒是不用太担心。”

        聂幽想了想:“那边有个一千万左右的人口,周围大概五百公里以内没有蔬菜基地。全靠外运进去。您看这样的规模得大概多少面积的大棚基地?”

        老戴看看聂幽:“咱华夏地里还有这样的地方?要是有这样的地方,我都想去弄个大棚基地。你们这是考试题吧?”

        他们这些人虽然最大的二十八岁了,不过现在二十八岁还读书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那些博士们,读到二十八太正常了。他们面相又年轻,老戴这么认为倒也正常。而且,他们这里经常有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什么的来调研,也不是第一次见。

        聂幽也就将错就错,点了点头:“恩,是考试题。”

        老戴想了想,站了起来:“你们等会,这事得找个明白人。我可不行,我去给你们找个人来。”

        聂幽看着老戴:“大叔,那也行,耽误了时间,我们给你工钱。”

        老戴摆摆手:“这事用不着。”

        说着,老戴出去了,留下的人面面相觑,他们想不到,老戴居然会这么做。如果是他们,有人要请教什么,不给钱门都没……

        他们生活的圈子,利益交换几乎变成了一个永恒的主体,贸然来到这里,见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适应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