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建造完成

第(1/2)页

第411章  建造完成

        “英灵殿?”

        “太子殿下可否详细讲讲。”

        杜如晦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向李宽询问道。

        听名字,这是一个祭祀阵亡将士的地方。

        其他人也都看向李宽,希望他这个所谓的英灵殿,可以给大家一个好的结果,能让双方都进行妥协。

        李宽严肃的开口道:“英灵殿,祭祀于国有功,于民族有功之人的殿堂,享受万民烟火供奉。”

        “那些为了大唐,战死域外的将士自然有权入住。”

        简单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愣住,然后房玄龄拍手称赞道:“妙啊。”

        “我们之所以不想大张旗鼓处理那些将士骸骨的原因无非就是不想和隋朝扯上关系。”

        “可要是把他们上升到民族的角度,那么就没有隋朝什么事了。”

        “如此一来,问题自然解决。”

        “而且,还可以彰显出我们对于军人的尊敬,有利于团结国家阶级。”

        李宽的提议被众人接受。

        不过,魏征提出了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英灵,就只局限于军人吗?工人,农人,官员,商人,是不是都可以加上去。”

        “如果单单只有军人,我怕其他人不愿意,不,是心里有芥蒂。”

        “同样是为这个国家做贡献,最后却没有办法得到荣誉,怕是。”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魏征提出的问题。

        在魏征看来,英灵殿是没问题,但是单单给军人就有点不好了。

        “的确,英灵二字代表的是于国有功。”

        “我的想法是,只要对国家有足够的贡献,都可以上去,死后可享受万民香火。”

        “而英灵殿划分为国,道,郡,县四级如何。”

        “我们要愿望英勇事迹。”

        李宽后提出的补充得到大家的赞赏。

        一群人急忙开始填写英灵殿的事宜,对于功劳要求进行划分。

        为了不占地,大家一直决定骨灰自己家拿回去,除非没有了家人的才可以埋入英灵殿之中,其余的一概以画像,石碑刻名来彰显其存在。

        英灵殿的提议被快马加鞭的送往正在回归的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高度赞赏这一行为,他觉得非常棒。

        在李世民看来,英灵殿还可以聚集民心,收拢军心,让大家都以家国荣耀为主。

        当然,李世民同意的更深一层次的想法是英灵殿这种存在是不会被推翻的,未来即使大唐亡了,也会有人继承下去。

        而只要英灵殿存在,那他的名字也能流传历史。

        这多爽啊。

        再加上英灵殿这种东西,不管从哪里看都是正面的,连带作用一起,大家都不会觉得他这个建立英灵殿的人是负面人物。

        李世民想想就开心极了,还没到长安,就让人赏赐给李宽一堆宝物。

        这大大方方的偏爱,让所有人都无语。

        各地世家封国也纷纷开始学习建立英灵殿。

        长安城第一座英灵殿的建设是由袁天罡亲自选址,工部尚书亲自督促,杜如晦进行监督建造。

        百姓,商人听说要建设英灵殿,纷纷是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

        大家都不要工钱。

        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英灵殿内铭刻英灵姓名的石碑更是由魏征亲自进行挑选,由大唐最好的工匠亲自雕刻。

        设计也都是由公认最好的画师来设计的。

        李世民在回来的路上都通过书信的方式积极参与了进去,他提议,为了彰显民族性,把过去历史上对民族有功的人都率先加进去,接受供奉。

        比如炎黄二帝,阻止洪水的大禹,开创国家制度的夏启,分封天下的周武,姜子牙,扫平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始皇,追亡逐北,让汉成为民族名的武帝等等。

        细数功绩,迎入英灵殿进行供奉。

        李宽得知李世民这个想法后,他觉得,这英灵殿一下就有宗教属性了,蛮奇怪的。

        不过他也知道李世民的想法,无非就是加了一堆历史人物进去,尤其是其中的皇帝,拉宽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