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脚踏实际(一)

第(1/2)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大自然在这个季节,显得是特别的纯洁和平静。这也是黄土地上那些穿着绵羊皮袄,扎着白羊肚手巾,嘴里噙着烟锅的老汉们最为高兴的农闲时节。现在的老人谁再也不为吃食发愁了,他们缩在窑掌里,坐在热炕上愉快地卧冬。
  寒风一吹,无孔不入,一切乌烟瘴气,都被一扫而光。在寒冬里,凡是那些不能坚贞自守的生物,都无法抵御大自然的冷酷,萧条凋敝。因而,每当人们看到寒冷荒僻的地方还有生命的东西时,哪怕是一棵树,一只飞鸟,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因为,它们有一种坚强纯朴的性格,一种清教徒式的坚韧。别的东西都寻求隐蔽保护去了,凡是能卓然于寒风之中者,一定是天地灵气之所钟,是自然骨气的表现,它们具有和天神一般的勇敢和志气。
  大自然随时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秋风过后,飘着粉尘的天空经过雪花的清涤透析,空气显得特别的纯洁,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得出来,人们呼吸起来特别有劲。因而,有人喜欢野外,宁可整天不回家,站在山岗上希望朔风吹来,吹澈着他们的身体,同时也在锤炼着他们的意志,使得身体更能适应寒冬的气候。有人更希望借此能从大自然借来一点纯洁坚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生都受中用的。
  张克南的命运正在发生着改变,对于他来说,这一年经历的事情真是太多了,这个人生中令人不堪的壬戌年也该提早结束了,张克南一有时间,就站在东岗上展望着未来……
  一九八三年来到了,《人民日报》发表了《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的社论,它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二大精神,努力把经济工作搞上去。
  元旦假过后的一天中午,一辆绿色北京牌吉普车出了县城,驶向了西北方向沿着川道的公路,奔驰着的车轮带起地上的冰碛,扬散着。
  时序已过了冬至,天寒地冻。黄土高原上一片萧条,山野里,峁塬上,树枝落叶,草丛枯黄,大雁南飞,冬虫休眠。车窗外不时地还可以看见零星散布着的被雪似盖非盖的社员们收获过后的玉米秆。
  飞奔的汽车里坐着三个人,司机、张克南和县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刘义春。
  窗外的冬景不时地映入人们的眼帘,起伏的墚峁,纵横的沟壑,被冰川河水深切的河谷,还有那耸立在河畔,塄坎,沟边的枣树,榆树,刺槐,柳树,而更能引起张克南眼球的是路边不时地出现三株五株傲然挺拔的白杨树。这使张克南忽然想起了上高中时贾如斌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茅盾先生的优美散文《白杨礼赞》,贾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似乎又回响在了张克南的耳边,“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着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