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业余记者(四)

第(1/2)页

高加林在县中参加乡镇干部考试的那天,他在学校大门口遇见了高中好友王天祥,天祥说他要给加林保媒,被加林断然拒绝了。加林原以为这件事情也就算过去了。谁知几个月过后,加林收到了王天祥的一封来信,
  加林你好:
  那天我从县上回去以后,一通宵都没有睡好,我想了很多很多。咱们过去上学时,学校整天组织咱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消灭三大差别(见注),而现在这种差别仍然根深蒂固。难道我们农村的娃娃天生下来的就是吃黄土的命吗?为什么吃商品粮的城里娃高中一毕业,就安排了工作,而我们还要在黄土地上再奋斗,再拼搏。我从内心里为你打抱不平,希望你这次考试能如愿以偿。
  另外,那天回去以后,我把你的情况向我婆姨说了,她第二天就去了刘家沟。我现在就将我所掌握的情况告知你,请你自便。刘茶花人家现在是县聘教师,一个月四十多块钱,在她大队小学教书,人比过去干练多了。你如果有心的话,我就给你把这个月下老当了,希望你能认真考虑一下!
  王天祥
  一九XX年X月X日
  看完信后,加林一个劲地吸烟,按说情况还行,就是不知道刘茶花的态度,她为什么到现在还迟迟没有结婚呢?让加林感到不美气的是,自己是个农民,人家可是个教师。再说加林的心里已经有过两个女人,在加林看来,除非刘茶花有刘巧珍的心灵和黄雅萍的气质及才华。加林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
  加林当天晚上,就坐在灯下,很快给王天祥写了回信。
  天祥你好:
  看了你的来信,我深受感动,谢谢你对老同学的关心。
  目前,我的情况也就这样了,自己脚上的水泡是自己走的,怨谁也没有一点用处。
  过去看了电影《牧马人》,不止一遍,感觉意犹未尽,后来又买了张贤亮的《灵与肉》小说,又看了看,思想触动很深,和许灵均相比起来,自己的遭际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年来,闲闲散散也看了不少书,触动灵魂深处的是汉魏六朝文人超然自由的清淡思想和元曲里面林林总总全方位反映的社会现实。使我对人生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感悟。
  写到这里,加林停下了笔,点了一根烟吸着……
  加林望着缭绕的烟雾,眼前朦朦中好像有两台戏在交替着:一台是六朝文人竹林七贤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褒贬人物,谈玄说理,即景抒情,诗文唱和的场景,他们个个都是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出世仙人。一台是元朝的杂剧作家以曲斗胜,用戏剧来演绎世态人情:如《窦娥冤》揭露的是“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造恶的享富贵更延寿”善恶颠倒的社会;《裴度还带》描述的“红尘万丈困贤才,十谒朱门久不开”士人报国无门的人才悲剧;《鲁斋郎》里面的“名利场所苦奔波,蜗牛角上争人我”“浮云世态纷纷变,秋草人情日日疏”揭露了钻营奔竟的官场和人情浅薄的世风。
  不过加林还是特别欣赏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是的,山川野外远离名利场,是非海。既不仰人鼻息,又不受人驱使,“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这也是加林所向往的生活。
  在加林看来,这些元曲作家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阶层,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有人是功成名就,致士闲居,乐于悠悠岁月;有人是藉以沽名钓誉,觊觎利禄,即所谓“终南捷径”;有厌世消极的;有避祸求安的;有乐道修真的;还有借文字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