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拷问灵魂(二)

第(1/2)页

加林从德顺爷爷那里得知巧珍的全部情况以后,他的精神世界一下子乱套了。
  当天晚上,加林什么都不想干,躺在床上,一根紧一根地吸着烟……
  加林一闭上眼睛,大脑里晃悠的还是刘巧珍,一想起刘巧珍,加林便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尘封的记忆就像一本万年历,一页一页地在加林的心灵上翻过……
  烟圈在加林的头顶上缭绕,思绪在加林的脑海中泛起,加林记得自己民办教师被下后,他就像一个输光家产的赌徒,他那时一度反省自己,他的生命有何价值,他过去的一切努力和挣扎,他的十几张奖状,到头来都归于零。每当他想起这些时,他的心情五味杂陈,有时惶恐,有时悲凉,有时揪心,有时豁达。
  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加林感到自己的生命之泉处于枯竭,就在这时刘巧珍走进他加林的生活,给他送来一弘爱情的清泉,滋润了他那枯焦的心灵,使他的生命又充满了活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会简单的重复。”加林由于走后门参加工作的事,被张克南的母亲告倒,县委便将他遣送回到农村,高加林心痛欲碎,他是多么地需要刘巧珍的爱情滋润啊!情感生活中如同刘巧珍忘不掉高加林那样,高加林同样也忘不掉刘巧珍,他不只需要巧珍的躯体,他更需要巧珍的精神支柱。这些年过去了,高加林经历了情感生活的死去活来,同时见证了世间人情的炎凉。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到,泪水和爱的沉淀竟是那样的缠绵和纠葛,也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体味那情感的张力,刘巧珍这三个字已经烙印在高加林的灵魂深处,他对巧珍这种精神的依赖是谁也夺不走的,谁也替代不了的,对高加林来说,要叫他忘掉巧珍比他戒烟还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这时的高加林他就像鲁迅小说《狂人日记》里的主人公那样,给自己重新选择巧珍进行精神上的弥合。
  高加林的耳边回想起了这样的一首诗,
  假如我能弥合一个破碎的心灵
  (美)艾米丽·迪金森
  假如我
  能弥合一个破碎的心灵,
  我就没有虚度此生;
  假如我
  能使一个饱受折磨的人的痛苦得到减轻,
  或者帮助一只小鸟,一个垂危的知更,
  重新回到它的鸟巢,去见它的双亲,
  我就没有虚度此生。
  是的,巧珍思念加林,加林也思念巧珍。思念一个人既是幸福的又是痛苦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你十分想念着一个人,这说明那个人也在想念着你,世上不存在纯粹的单相思,量子力学对此有很好的解释,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诸多量子组成的,两个量子之间不受时空阻碍,无论相隔多远,都会瞬间相互感知,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叫量子纠缠,这不迷信,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现代科学。人的思念是相互的,而且几乎也是同时的,不分前后,所以当你对一个人难以忘怀的时候,那个人也一定没有忘记你,并且会常常想到你,想爱就去爱吧。因为在你想爱她的时候,她也一定真想爱你,你不敢去表白,这说明你和她还都爱的不够。
  高加林想着,现在我完全可以再一次选择巧珍,重新点燃巧珍心灵的爱情之火,加林的胸腔里爆发的情感熊火已经燃烧了起来……
  加林的精神世界好像进行着道德的评判,他反复地审视着自己,应该用道德和理智去处理自己和巧珍的事情。
  加林常以阿Q自居,既然有了想法,那就给自己找找佐证。这对博学多才的高加林来说,不算问题,加林看过新文化运动时期左翼作家柔石的作品,柔石的思想已为他醍醐灌顶了。
  高加林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竟然和左翼作家柔石有了不解之缘。上高中时,贾老师给他讲过鲁迅的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文中贾老师所讲的五位烈士,最让他触心的就是柔石——赵平复。为了更多地了解柔石,加林去找贾老师,贾老师便给了加林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柔石小说选集》里面有鲁迅写的《柔石小传》,还有魏金枝的《柔石小传补遗》,小说有《为奴隶的母亲》和《二月》。加林不知看了几遍,小说的情节加林一口气能给讲几个小时。令加林万万没有想到,他自己已经同时成了两部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了,身兼肖涧秋和李秀才两个角色,而巧珍也成了小说中人物文嫂了。两部小说的情景不时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