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焦头烂额(二)

第(1/2)页

这天下午,刘巧珍在县南关集市上卖完了手工活后,就骑上车子来到了南关小学,他是专门来找妹妹巧玲的。巧珍问了两位老师才找到了巧玲的办公室。推开办公室门,同事说,巧玲上课去了。巧珍便坐在巧玲办公桌前等着,她看见桌上打开着的笔记本旁边放着汪国真的诗集《年轻的潮》。刘巧玲一九八五年自从《中国青年报》上抄了汪国真的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见注)后,她便对汪国真的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巧珍拿起巧玲的笔记本看了起来,里面是巧玲抄的一首首诗,她翻了几张后,有一首《感谢》让巧珍情不自已,她还是小声地读了起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我了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白的世界。
  在读《生命之爱》的时候,巧珍陶醉了。巧玲抄写的每首诗都能引起巧珍的共鸣。巧珍要把《热爱生命》抄下来送给加林。
  巧珍从桌上找了一张双格纸,拿起蘸笔,一笔一划地写着: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等巧玲进来的时候,巧珍刚刚抄完,“二姐,你怎么来了?我在门口一看见车子,心里就一惊,还真是你呀!”
  巧珍见到巧玲很兴奋,“玲玲,二姐这来找你有个要紧事嘞。”巧珍说着就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巧玲,巧玲一看信封,从云南老山前线发的,收件人陕西省延州县武装部(转城关刘巧珍同志),上面没贴邮票,就盖了一个大红色三角印,里面的图案是红五星里嵌着八一,下面的一行字是义务兵免费信件,巧玲一转手就从里面掏出信来,默默地念道:
  巧珍姐你好:
  我们是陕西延州藉三位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省报上发表的《巧剪春花润黄土》的文章,介绍了你的剪纸艺术,我们万分激动,你为家乡争了光,我们前线战士为有您这样一位艺术大姐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读完后,巧玲很高兴地说,“二姐你的名字都出省了,真了不起!”巧玲赞许道,“玲玲,你不知道,二姐收到信后,好几个晚上,都不能安睡。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穷山沟里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村妇女的剪纸,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连老山前线的战士都来了信。我又激动又心焦,思忖着:老山前线的战士们才是真正为国争光,为人民做贡献哩!这封信一定要回。”巧珍说到这里,就看了看巧玲,“玲玲,二姐怕写不好,那你就帮二姐回一封信好吧!”  “二姐,你身边睡的就是舞文弄墨的高手,何必舍近求远呢?”巧玲揶揄道,“玲玲,我就是不想让你二哥知道这件事。好妹妹,你就替二姐回一封信,好吧!”  巧珍用哀求的口气说道,巧玲点了一下头,“二姐,下一次你来赶集时,带几幅剪纸,咱一块给人家递去。”
  家里还有闹心的娃娃,巧珍不能再耽误时间了。在巧玲推着车子送巧珍的路上,巧珍给巧玲说,“玲玲,还是你二哥有主见,他常对我说,搞民间艺术不但要立足黄土,还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民间的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让它走出黄土地。他对我说,剪纸是文化,刺绣是文化,面塑是文化,连布堆画都是文化,他让我把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他还用毛主席的话来勉励我,‘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他给我拿了好几个《人民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