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任重道远(二)

第(1/2)页

一九九四年是延州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关键性的一年,对于城关镇来说意义非常重大的是北京公安系统的广大职工为了支援革命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捐资新建了城关中心小学,经过一年的施工,现已落成,对外名称是北京公安希望小学。一幢大型教学楼二十四个标准化教室,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装饰富丽豪华。
  九十年代中期,在第十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延州县城关镇有几项重大活动,一是城关中学建校十周年庆祝活动;二是城关北京公安希望小学要举行落成庆典。
  原城关中心小学改为城关镇文化站,高加林现在是文化站站长。
  这段时间,城关镇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北京公安希望小学竣工典礼。党委办公室将几个发言稿的任务都交给了高加林,加林没黑没明的准备着材料。
  这天下午,加林一边吸烟,一边在认真组织资料,嘴上的烟吸个没停,第三根吸完后,加林起身从窗台上拿来鸵鸟牌纯蓝墨水,给钢笔吸足墨水,展开稿纸,激扬起文字来。
  稿纸上立即发出了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就像蚕吃桑叶那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你们好!
  今天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北京公安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大(会)……
  加林笔下的“会”字还没有落一撇,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加林只好放下手中的笔,他本能地抓起了话筒,“喂,这可是镇文化站,你要谁?”对方哈哈一笑,“贤侄,你怎么连你叔的声都品不来了?我可是你明楼叔啊!”高明楼兴奋地说着,“哟,明楼叔,是您哪,不好意思,这几天把人忙翻咧,头跟担笼一样大。叔你要谁,我去给你找……”加林赶快掩饰着刚才的尴尬,“不找别人,就找你呢!”“找我?叔,你找我有啥事,忙完这阵子,我找你,行吗?”“加林,电话里说不明白,就算是叔我求你了,你下班后,立马来砖厂,晚饭我给你备着呢,你先忙你的。”高明楼说完便挂了电话。
  加林接到了高明楼从新貌机砖厂打来的电话后,“天哪,还真要我小命呀!”加林嗨了一声,无奈地又拿起了烟,自语道,“明楼叔,这也真是水紧处捉鱼,添搅呢!”加林的情绪一下子乱了。
  自从高加林和刘巧珍结婚以后,高明楼和加林的关系便更近了一步,高明楼对加林的称呼都变了,一见面就是贤侄,显得很己常。这些年来,由于高明楼在许多事情上,都有意无意地帮着高加林,因而高加林对高明楼当年让三星顶替他教师的事情在心里形成的块垒早已消失殆尽了。他们都本着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心愿,和睦的相处着。
  加林忙了一下午,抄了一篇稿子,改了一篇稿子,原打算晚上睡觉前,把手头的事情就处理得差不多了。下午,高明楼的电话,打乱了加林的计划,既然明楼叔打电话让他晚上去一下,那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长期的文案工作使高加林养成了这样的一个习惯,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出门,他都要带笔带纸,把钢笔墨水吸饱。
  下班后,加林把剩下的稿纸和晚上要用的材料往黑提兜里面一装,就在加林推上车子准备离开文化站办公室门之际,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九月初的陕北高原大地一片葱绿,小路两旁的玉米高粱挺拔高长,谷物即将成熟。加林骑着车子,向着新貌砖厂的方向疾驶着。
  高明楼背着手噙着烟在机砖厂门口转来转去,他还给加林打了两次电话,就是没人接,这时他急得头上直冒汗,加林不会有啥事来不了吧。
  高明楼吸着烟慢慢地朝着镇上方向走着,这时天已擦黑了。突然,高明楼眼前一喜,只见加林骑着车子急匆匆地直奔而来,加林老远搭话了,“明楼叔,你这是要干啥去?”一见加林,高明楼话立即来了,“叔,这一直在等着你,快走,快走,你德顺爷还等你喝几杯呢!”加林推着车子和高明楼并肩走着,“叔不是给你说过了么,让你一下班就过来,你看这都过了啥时间了,给你打电话你又不接,把你巧英姐等的在案边转圈圈呢!”加林有点无奈地说道,“我一出门就被教委段主任(段邦斌在八九年前后由教育专干提升为教委主任)挡在门口,给我说了好多话,让我给他设计几款奖状格式,说是人抄写起来,工作量太大了,也不规范,刻好蜡板一印,用时光填名字,简单省事。还说邀请我晚上吃饭呢?我只好答应人家,这才脱了身,反正事情也紧得很。”
  加林说着就和高明楼进了大门,不知什么时候,门口气派了起来,过去两扇钢筋门换成了大铁门,砖墩子门柱上贴着银灰色的大理石瓷片,门房也重新盖了,架了十几个楼板,南面和东面安着大玻璃窗,宽敞明亮,加林一看惊讶道,“哟,这门口都比过去供销社的洋火!”加林扶着车子说着,“加林,把车子推进来。”加林把车子大门里面,进了门房,“干大,我把神请来了,加林你先坐,我这就去给你看饭。”

  高明楼说完就走出了门房,加林一进门房很自然地就坐在了德顺老汉的炕沿,“德顺爷,这向可好?”德顺老汉抹着胡子笑道,“等你不来,把你明楼叔急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