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无间道II》

第(1/2)页

慢跑休闲鞋,蓝色牛仔裤,一件黑色外套,天空一片昏黄的光景,李星泽饰演的刘建明,带着墨镜走在街道上。

        车来车往,人潮如海,他仅仅是人流中的一员。

        左手提着一个纸袋,袋子里是一把枪,他习惯性的用纸袋拍着大腿,街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没人知道他马上要去杀一个人。

        街道边有人在搭台唱戏,他停住身,看了一眼,没有停留的继续向前。

        穿过街道,他站在劳力士的橱窗前,表上的时间在快速溜走。

        他记得arr也戴着一块这个牌子的手表。

        他继续向前-----如宿命一般。

        穿过巷弄,站在一块牌子前,透过墨镜看着牌子上的‘香江曲苑社’几个字,李星泽转身走到铁拉门前站定。

        “咔!”

        导演刘伟大喊一声,这一段长镜头终于结束。

        作为演员的李星泽,长长舒了口气。

        《无间道》年底要上映,六月初,李星泽进剧组,开始这部电影的香江拍摄。

        这一段看似简单,从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眼神和表情,可是往往更考验演技。

        这一整段,从头到尾,李星泽都只能用肢体语言来诠释。

        而且,这是一段长镜头,中间不容有错。

        即便是一小个错误,也要重头来过。

        这是李星泽拍摄的第34遍,整整拍摄了34遍,导演才满意的鸣金收兵。

        为什么现在的小鲜肉,大家都说演技差,最大原因就是没有肢体语言。

        什么是肢体语言?

        无非就是生活中的动作。

        起身,坐下,过马路,吃面,驻足,低头----全是一些很生活的动作。

        可是大多数人都想表现帅、酷,追求大制作,特效,以为这才是观众想看的。

        实则不然。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虚无缥缈,没有生活的一面,始终难以真正的打动人。

        所有导演中,王家卫对肢体语言要求最高。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电影独树一帜,又拿奖无数的原因。

        李星泽至今还记得,《阿飞正传》最后3分钟里,梁朝伟的表演。

        修指甲,打扮,梳头,点烟,穿衣-----在最后的3分钟里,他没有任何的语言和面部表情,仅仅是凭借他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了赌徒在出门前的特点。

        把一个即将出门的赌徒,演绎的活了起来,观众完全沉浸在他的表演里,根本不会出戏。

        不过,听说为了拍摄这一段,他也是特地询问了很多赌徒,现场更是ng了二十几遍。

        李星泽这一次,却ng了34遍-----

        “你小子真的很有灵性。”拍拍李星泽肩膀,导演刘伟一脸赞赏:“我发现你又进步了。”

        “谢谢。”李星泽唇红齿白一笑:“希望能达到导演要求。”

        “已经很棒啦,如此年轻的年纪,能把这部电影理解这么透彻。”刘伟笑道:“我很喜欢你自己写得人物小传。”

        “导演,可以拍了。”远处剧组人喊。

        “好!”刘伟回头回答。

        准备一番后,刘伟大喊:“开始!”

        李星泽再一次站在铁拉门前,右手按下门铃,镜头拉近,一个戴眼镜的阿姨走出,拉开铁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