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竟然是你

第(1/2)页

隐藏在明珠大大小小的势力,因为今晚明珠的大动静而齐聚在了这里。

        他们在到来的第一时间,还未搞清楚状况,就已目睹了现场一连串的惊变。

        道门、蛮子兵、宗师、黑衣人……

        他们在争斗,为了一女子而争斗,可转瞬间,又有一青年出现,竟从四大师者手中抢走了他们的目标……

        一侧四名不知身份的背弓黑衣人影,竟不是逃窜,而是高喝一声之后,竟直直冲着人多势众的蛮子冲去。

        这让人色变,可此刻,却无人来得及关注那边。

        甚至连他们口中喊出的“小爷”这么重要的信息,都已没时间思考,便只能瞪大眼睛看向了那实在令人震撼的一幕。

        四名师者,浑身师者劲气鼓荡,玄光耀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围攻一人。

        那突然出现在场中,傲然挺立的青年人。

        所有人都心神震撼,死死的盯着那一幕。

        并非是想看那年轻人在这必死局面中会有怎样出人意料的挣扎,只是四大宗师齐出手围攻一人的罕见局面,必须要见证。

        “轰!”

        玄光爆闪间,夜空下人们看不真切,究竟发生了什么,便只觉耳畔如雷动,一声远比刚才要响的轰鸣声已传来。

        四道玄光猛然绽放,随之又刹那一暗,场面静止。

        地面雨水惊起的涟漪,再次落地。

        “什么?”

        “他还在那!”

        “这怎么可能?”

        “难道他也是……宗师?”

        “嘶……”

        周边暗处,这一刻本该隐藏无声的人们,突然一个个倒吸凉气。

        只因为场中央,那遭受了四大宗师倾力一击之后,却依然还站在那儿的身影。

        不,他似乎移开了方位。

        距离先前所立的位置,倒退了约莫七八米远。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看起来依然毫发无伤!

        宗师!

        这青年至少也是宗师,而且还是一个能力敌四大宗师围攻的宗师。

        稍微的骚乱过后,整个场中又宁静了。

        实际上,这里根本称不上宁静,甚至很喧闹。

        因为得了墨白命令的几名黑色持弓人影,依然朝着那些蛮子杀去了,伴随着他们的高喝声,这四周,又有大动静在发作。

        那是一道道弓弦作响,利箭横空。

        那是一个个高来高区的人影从黑暗中闪现,怡然无惧的在空中闪烁身形,直接杀入蛮子兵中间,近身搏杀,刀光横过,血光道道……

        一场惊人的正面战争,就在他们不远处惊起,可这一刻对那边的骚乱,众人已经无暇关注。

        所有人呼吸都在加重,眼中闪烁着各色光芒,死死的盯着那背影。

        远方骚乱,这里却宁静的诡异。

        “秦队长!”

        一处建筑物的后方,此刻正有一个二十来人的队伍,此刻他们各个神情紧张。

        若是墨白见得他们,定会认出这些人正是他过来时,曾遇到的那伙与蛮子杀伐的人马,他还曾顺便为他们杀了不少蛮子兵,以至于他们能够顺利过来查探。

        此刻,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面白无须的汉子正瞪大眼睛盯着那站立不动的青年,他身边有一个看起来比他还要大上几岁的男子,嘴角明显颤抖着对他开口道:“队长,这青年是宗师……”

        秦队长,秦峰,大夏国朝秘密潜伏在明珠的蜜蜂小队,队长,工作上他直接向张邦立负责。

        此刻,秦峰听着耳边明显激动的声音,他的心情同样在激荡。

        事实上,此刻,他的小队,甚至隐藏在周边的每一个势力,脑海中无不骤然闪过了一个意念。

        一个从未想到,却又不得不刹那觉醒的意念。

        宗师!

        青年宗师!

        能力敌师者,实力强大的青年宗师!

        在大夏,道家显圣,为人尊崇,师者更是高居云山之上,却为人敬仰,天下闻名。

        常有道家杰出者,证道师者,天下广颂其传奇。

        他们不同于国朝至尊权贵那般权威赫赫,令人敬畏。

        但却因其本领,兼之道家文化的兴盛,而让人在神秘中向往。

        宗师者,于民间已可谓是难得一见的伟岸存在。

        这类有着高超手段之人,万万里挑一,少之又少。

        而这世间,却偏偏在五年前,出了一件大事,一个少年之身,成就宗师神话的存在诞生了,这令天下人为之称奇,谈论间时常惊叹,谈及神仙话,必然不离此传奇之才。

        “明王!”秦峰口齿有些不清,他望着那背影,心神震颤的厉害。

        民间都知其名,更何况是他们这些对情况更为了解的国朝臣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