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捕捞方式的转变

第(2/2)页

船。当渔船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出海捕捞一次的收获绝对是非常的客观的!

        等到目前他这20艘1000吨位的拖网渔船到来后他才认识到!

        他这些吨位1000吨的大型拖网渔船,总长47米、船宽85米、型深722米、它在捕捞时,会放下周长达600米的巨型捕捞网,由两个重达12吨的巨型钢铁支架把渔网撑开,形成一个宽50米、高25米的椭圆形网口,在海底进行拖网作业!水深作业500米。捕捞作业能做到深度500米已经基本够用了。很少有鱼群生活在500米以下的。那种都属于非常罕见的鱼群了。

        捕捞网需要由4到8个人同时下网,下网后,由机械进行操作。这大型渔船具备极强的抗风能力,即使是海上1o级大风也能进行捕捞作业!

        只要发现了鱼群形成渔场,一天捕捞个几十吨那是非常轻松的事情。这就是大型拖网渔船的恐怖之处。你可以想象一下,20艘鱼群收割机不断的放下拖网来回的拖拽。只要鱼群密集,短短一个小时估计就能把鱼群形成的渔场捕捞一个干干净净。

        海洋上面的鱼群一旦密集起来那是非常壮观和恐怖的。鱼群密集起来就会形成渔场,渔场就是这么得来的。为什么叫北海道渔场,它并不是指养殖的渔场。其实是指北海道的海域鱼群密集,天然形成渔场的意思。

        目前已经进入到了1954年的时间,之前的便宜鱼类比如沙丁鱼,鲱鱼,秋刀鱼,鱿鱼,鲐鱼等等价格在慢慢的提升。现在他拥有那么多的渔船也开始不断的捕捞这些鱼群。无论什么类型的,大小通杀!

        到了他如今的船队规模不已经不需要走专门捕捞高经济鱼类了。现在是以量取胜阶段。

        这一次南野秀一的目的地就是前往岛国海的北部海域捕捞。

        经过数天的航行,他带领的捕鱼队总算是来到了岛国海北部的海域。

        来到这里之后他就发现鱼群非常的密集。

        “到了我目前的船队规模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见到一群鱼群就过去捕捞了。我需要发现形成渔场的海域再过去进行捕捞作业。”比如这边发现一个鱼群,那边又发现一个鱼群这样两边奔袭去捕捞有些得不偿失。这一次并不是像以前几艘渔船行动。这一次可是20艘渔船一起行动。

        他需要发现这种十几群鱼群,甚至几十群鱼群出现的海域进行捕捞。因为那种十几群鱼群,几十群鱼群聚集在一起的才叫形成渔场!

        后世的大型捕鱼队远洋捕捞也是如此,就是专门寻找形成渔场的地方进行捕捞行动的。这样一来发现一处这种形成渔场的地方就会捕捞到盘满钵满。

        不过想要寻找到这种形成渔场的地方可不容易。如果南野秀一没有系统帮忙寻找的能力就需要经验了!

        形成渔场的海域有时候是随机性的,需要结合天气,海流,地域,季节等等的各种因素。甚至有些地方浮游生物丰富的地方也会形成大型渔场!

        有些浅海也会形成大型渔场,当然浅海那种地方形成的估计都是那种上层鱼类。以上的知识南野秀一也了解一点。不过他毕竟不是资深的寻找鱼群高手!他这些年都是依赖于系统的帮助。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