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漂亮人物

第(2/2)页

去,不就是明证么?

        既然两位皇太后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臣子的,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于是,王庆祺入直弘德殿,大致就这么定了下来。

        说“大致”,是王庆祺距踏进弘德殿的殿门,还有很重要的一关要过两宫皇太后的“面试”。

        翰林院接到军机处的通知,翁同龢守制,除了值弘德殿,其余的差使,一律撂下了,包括给两宫皇太后进讲《治平宝鉴》,这个差使,暂时由翰林院编修王庆祺代行。

        军机处仅派了一个章京,口头做的通知,已经是刻意低调了,但依然在翰林院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动静:这个差使,怎么会落到王庆祺这个小年轻的头上?

        人们纷纷相互打听:这个王庆祺,是哪位大佬的来头呀?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面试”的时候,看到王庆祺的第一眼,两位“考官”就大出意外。

        这个王庆祺,生的太俊了!

        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简直不用上妆,就可以去唱《长坂坡》或《白门楼》了。

        请安报名,声音清朗明亮,且隐隐有金戈颤动之感哎哟,这把嗓子,去唱《长坂坡》或《白门楼》,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还有,举手投足,既从容,又利落,看上去,一股说不出的舒服劲儿。旗下大家子弟,尽有礼仪娴熟的漂亮人物,可较之眼前这个王庆祺,也不够瞧了,慈禧看着,脑子中莫名冒出两个字“身段”。

        “第一印象”极好,正式“进讲”呢?

        温语絮絮,有条有理,且几乎不掉书包。就算一定要用典,典出之后,立即予以解释,整个“进讲”,由头至尾,连慈安也是听得明明白白的。

        两宫皇太后都是心满意足:好了,皇帝的新师傅,就是这个王庆祺了!

        隔天,上谕明发:“翰林院编修王庆祺,着在弘德殿行走,钦此!”

        大伙儿的眼镜,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王庆祺家一向冷清的门庭,立即热闹起来,品级较近的同事和官员,纷纷来拜,向他贺喜,有的是为了“早留地步”,有的却是受人之托,来拐弯儿抹角的打听:你身后的那位大佬,到底是谁啊?

        这自然是打听不出来的。

        王庆祺一再表示,自己年轻,才疏学浅,骤膺重任,惶恐不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岂敢受贺?还有,自己要第一时间,去拜访艮峰相国和叔平先生,听取前辈教诲,去迟了不恭,求求各位放过我吧。

        这番表态,非常得体,大家都说,王景琦不骄不躁,像个帝师的样子!

        景琦,王庆祺的号。

        没有人知道,从翁府回来之后,关上院门,王庆祺在院子里,突然跃起,接连打了三个空心筋斗。

        您没看错,真的是空心筋斗。

        嘿,王翰林,您哪来的这么好的功夫呢?

        这也罢了,关键是,两宫皇太后真的以为,小皇帝是看了王庆祺的折子,觉得他“学问好,法书好”,才要求他做自己的师傅的,可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么回事儿吗?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