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枪声大作

第(2/2)页

      我的铜矿在哪里呢?

        近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工业能力,这个说法,一丁点儿也不错。

        “第二,”加特林说,“弹膛和枪膛彼此独立,但二者必须同轴,不然子弹不能准确送入枪膛,会造成卡壳。为此,我改进了枪管的设计,枪管后部直径较前部直径略大,这样,子弹进入枪膛将更加顺利,在机械转动过程中,即便弹膛和枪膛不能百分百地同轴,也不影响将弹膛中的子弹送入枪膛。”

        这段话,关卓凡听的就不是很明白了。

        关卓凡见过的枪支,弹膛和枪膛都是一体的,他一时想象不出来“弹膛和枪膛彼此独立”是什么样子?

        正在努力行进形象思维,加特林又说话了:“可是,这么做,有一个缺点,枪管直径偏大,弹头在飞行过程中会加剧翻滚”

        顿了一顿,说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射击的精度。我正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不过,亲王殿下,我得承认,暂时还没有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案。”

        听他这么说,关卓凡反倒释然了:我不是技术人员,不必把什么细节问题都搞得那么明白。还有,这位加特林先生,不但聪明,而且诚实,这很好,很好。

        “加特林先生,”关卓凡微笑说道,“‘连用速射武器’和步枪不同用途不同,精度不是对它的第一要求。再说,我相信,你终究找得到最佳解决方案的。”

        “感谢您的理解和信任,亲王殿下!”加特林的眼睛亮了起来,“‘连用速射武器和步枪用途不同,精度不是对它的第一要求’您的这个见解,非常有启发性……指导性!”

        关卓凡心想:老加,你挺会拍马屁的嘛。

        “这些天,”他笑了一笑,“我的将军们,大约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不过,这个事儿,暂且往后摆一摆,咱们先来看看‘连用速射武器’的威力吧!”

        “汇报演出”正式开始。

        “演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射击密度、精度演示”,一部分是“对敌阻遏能力演示”。

        “射击密度、精度演示”比较简单:对单一标靶进行射击,看看在正常情况下,一分钟之内,共射出多少子弹,上靶多少子弹?

        “正常情况”,是指以“正常力度”匀速摇动加特林机枪的曲柄。

        首先进行演示的,是“六枪管版”的“1型”,用细长的“供弹料斗1号”。

        加特林亲自操作手柄,一个助手在一旁扶着弹夹。

        机枪咆哮起来。

        枪管、手柄,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转动着,烟雾笼罩之中,枪口火光如织。

        斯潘塞连珠枪之“连珠”,只是一个形容词,此刻之枪声,真正叫“密如连珠”了!

        关卓凡掌心微汗,血脉贲张。

        不过十几秒,一个容弹量六十发的弹夹就打光了。

        更换弹夹的速度,比关卓凡想象的要快的多。两个助手,一个负责拆,一个负责装,和斯潘塞连珠枪更换弹夹相比,也慢不了多少当然啦,斯潘塞连珠枪所有的操作,都是由枪手本人完成的。

        机枪再次咆哮起来。

        一分钟内,堪堪打光了三个弹夹,即一百八十发子弹。

        加特林请亲王殿下亲自检点标靶。

        经过仔细点算,上靶一百六十六发。

        命中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对于一架机枪来说,这个精度,是很可以接受的了。

        还有,这个数据,和之前加特林到埠后做的一系列演示、实验,基本持平,不算什么“超水平发挥”。

        不过,看着满地黄澄澄的弹壳,关卓凡免不了小小地肉痛了一下。

        他随即想起,这些弹壳,是全部都要回收的。

        还好,还好。

        接下来,是“对敌阻遏能力演示”,由“十枪管版”的“2型”负责,用圆柱体的“供弹料斗2号”即容弹量最大的那个。

        *(未完待续……)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