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永璂知晓继后行踪

第(1/2)页

永璂因着那拉氏突然失踪,一直心神不宁。

        小安子看着主子在殿里踱步。

        绞尽脑汁替永璂想法子。

        已经一个多月了,皇后娘娘就凭空消失了。

        听福隆安说,皇后娘娘是在河中央的船上消失的。

        皇后娘娘水性不好,也不会浮水,更不会踏水而飞的轻功。

        “小安子,承恩公那边有消息了么?”

        小安子摇了摇头。

        承恩公是乌拉那拉·明晚的父亲,世袭佐领,正四品的官职,没什么实权,还受八旗旗主和统领管束。

        乾隆十五年,明晚被立为皇后,讷尔布才被封为一等承恩公。

        算是父凭女贵。

        永璂自打那拉皇后消失后,就一直愁眉不展。

        拉那拉明晚这么一折腾,乾隆没纳水筠心为妃。

        满心疲惫地在杭州府体察民情,寥寥几日,就回了宫。

        太后娘娘年岁大了,除了自己心头真正在意的人,旁的事儿都懒得多分出几分心。

        从千家堡回到霹雳镖局途中。

        李莫愁被继后的熟人瞧见了。

        水筠心在瞧见一身杏黄道袍的李莫愁的时候,一脸惊诧。

        自上次的事儿后,她就从良了。

        寻了个老实人嫁了。

        这门亲是太后娘娘做的主,皇上也同意了。

        见到水筠心,李莫愁的心,波澜不惊。

        因为她对水筠心没半点印象。

        水筠心忖度一番,还是将此事报告给了乌拉那拉家的人。

        讷尔布几乎寻了宗族上下能调动的全部人员,来杭州府寻人。

        那拉家的以京杭大运河为中心,四下寻皇后娘娘。

        乾隆皇帝也派了粘杆处大多人手。

        只是任凭谁也想不到,堂堂皇后娘娘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功夫卓绝的女镖师。

        夜晚星星闪烁,空气之中也多了几分闷热。

        “十二阿哥,有了娘娘的消息了。”

        小安子兴冲冲地朝着永璂走来,永璂眼下不过十三岁的少年。

        听到皇额娘的消息,心下激动。

        但他是皇后嫡出皇子,一早就被教育着要持重沉稳,遇见要不动声色。

        他努力不让情绪外露。

        “皇额娘在哪儿?”

        “娘娘在杭州府钱钱塘镇霹雳镖局。”

        “皇额娘怎么会去那?”永璂心头上升起了疑惑。

        永璂在书房案子前坐了许久,小安子已经打起瞌睡来了。

        “十二阿哥,您早早歇息吧,明日还得去上书房呢,别状态不好,惹了师父厌烦责骂。”

        “好。”

        永璂在书房榻子上休息了。

        小安子在帐子外侍奉,以便他家主子半夜传唤。

        寅时到了,外间有宫女敲门,给小安子送来盥洗用具。

        小安子叫醒永璂,侍奉他洗漱穿衣。

        自打那拉皇后消失匿迹,永璂一直心神恍惚。

        除了忧心皇额娘安危,永璂也多了几分旁的想法。

        “小安子,你说我从六岁便入上书房读书,眼下已读了八年了,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作诗写字、满蒙汉语、骑射剑戟……”

        “寅时天未亮就起,预习功课,卯时翰林师傅们过来授课,意义几何?”

        小安子看着他,叹了一口气。

        “十二阿哥,谁都不容易。您还是住在宫里头,有多少皇子皇孙住在共外头,给您授课的恭翰林还住在外城。”

        他不晓得十二阿哥怎突然生了这么个想法。

        他原先是跟在那拉皇后身侧侍奉,后来永璂出生,他就跟在永璂身侧侍奉。他比永璂也大不了几岁。同永璂亲近,说话不拐弯抹角。

        小安子幼时被宫里头的老太监欺负,幸而得了那拉皇后救了一命。

        也算明晚养着的孩子。

        明晚养的孩子,心眼儿不多,不定会玩弄心计,但多能看清世事。

        小安子看尽宫中腌臜,对性命反而看得淡薄。

        他年幼被宫中人磋磨,少时跟在皇后娘娘身侧,再大点便侍奉十二阿哥,他这一生就这样了,不失本心的前提下尽力让自己肆意潇洒。

        上书房地处乾清宫左侧,离乾隆皇帝住所养心殿也不远,乾隆皇帝办公勤政结束也好,闲暇修养之时想要考教皇子功课。

        天色未明,小安子给永璂掌灯,在他身后半步侍奉着。

        永璂心事重重。

        到了上书房,只有几个皇子伴读过来了。这些皇子伴读,日后要么是公主额附,要么是未来皇帝身边的肱股之臣。

        寅时末,教室的人都齐了。

        授课的师父也来了。

        阿哥伴读们拱手,齐声喊道,“师父好。”

        授课师父们回揖,“阿哥们,请坐。”

        学生们朝着上面的座位行礼,授课的师傅想旁边回礼。

        今日的课,正式开始。

        众皇子皆正襟危坐,上书房的授课很严苛。

        暑日上课,不允许扇扇子,每日歇息不过两次,一次不得超过一刻钟,还要授课的师父给批。

        早晚餐送到另外一间屋子,功课未做完是不允许吃饭的。一年只有五天假。

        下了早朝,乾隆皇帝途经上书房。

        “李玉,随朕一道看看皇子们最近功课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