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程所长,应该也很难?

第(1/2)页

  转眼,就又是大半个月过去。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底,距离课题最初开始,也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一个月,正常情况下,对于大课题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时间。但是,对于程翔主导的课题来说,已经足够漫长。

  这一天。

  马保民实验室。

  陈文丽认真刻苦的做着自己那一部分实验。

  作为程翔最开始的班底,眼见着程翔带着只有几个人的课题小组逐渐壮大,如今课题组变成了如今这般巨大规模的研究所,说没有危机感是不可能的。

  应对危机,最简单的,莫过于放弃。

  但是,陈文丽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得益于程翔的照顾,陈文丽在最初的时候得以进入马保民的研究小组,并在其中充当临时助理研究员,对于被塞人这种情况,马保民完全没意见,一是给程翔面子,另外,搞研究不是像别的事情,完不成任务的,自己都会觉得没意思走人。

  这一行,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一个月的时间,陈文丽每天在小组里面做的都是相对其他成员来说较简单的任务。

  但是,那也仅仅是对其他成员来说简单,其他成员最一般的都是最优秀博士毕业生。

  刚开始的时候,陈文丽觉得要不是先前和程翔一起做过研究,估计会完全跟不上节奏。

  后来,在陈文丽的刻苦努力下,总算逐渐跟了上来。

  一个月的时间,陈文丽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快速进步。

  今天,他们研究小组负责的研究也已经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顺利制作完成了可以对正常DNA和癌变DNA进行模式识别的微生物种群。实现了通过电平信号控制目标种群分别纳入正常和癌变DNA的一条单链到个体体内。

  接着刺激生成RS11B34号蛋白酶生成,使正常和癌变DNA组装成半癌症半正常DNA,等待该蛋白酶浓度降低,这条异常DNA就会首先在异常点进行分解,同一时间,目标种群中的监视蛋白会快速捕捉到该异常点,并且以预设基因片段尺度进行记录,产生单位浓度的信息蛋白FS22354,然后将其快速释放出去。

  生物种群就通过FS22354信息蛋白将所有异常点的信息在种群间互相广播传递。

  这个广播的过程,也就是模式识别的过程,单个个体会不断吸收游荡FS22354蛋白,通过解析蛋白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的异常点信息。

  最终,当信号蛋白降低到一定浓度,这个调整过程也就宣告结束。这也代表着癌变DNA的基因靶点完成了捕获。

  这个时候,接下来就是郎思源研究小组的工作了,他们将对所有基因靶点进行与或非门的逻辑设计,进而让后续生产的靶向药更加精准。

  所以从今天开始,他们研究小组的研究主体就已经初步完成,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会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反复测试验证以及修改。

  而陈文丽就是在负责其中的一个验证方向。

  而研究进入验证阶段,作为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马保民以及核心成员王进喜也稍微有空,顺便聊上几句。

  成品目前就保存在桌子上培养皿内,两人站在培养皿前。

  “没想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东西,真的做出来了。”马保民感觉这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