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国子监(六十七)

第(1/2)页

忙活了好一阵子,窈月终于把所有的菜肴热好,献宝似的端到裴濯面前。

        窈月双手托着下巴,眼也不眨地盯着裴濯下箸、入口,迫不及待地问:“夫子,味道怎么样?”

        裴濯有些意外:“还不错。”

        窈月喜得嘴巴差些咧到了耳朵边:“夫子喜欢就好,学生日日都给夫子做。”

        裴濯下箸的动作缓了缓:“你以后,不必再称我‘夫子’。”

        窈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她马上要跟着裴濯一起去岐国,裴濯的身份是使团正使,不是国子监的授课夫子了,她的确不好再用”夫子“称呼裴濯。

        窈月自以为想通了缘由,脸上的笑容不减:“那我是跟常生一样唤您‘先生’?还是跟其他人一样唤您‘大人’?”

        “随你。”

        窈月想了想,笑道:“那还是‘先生’吧。我喊过的‘大人’太多了,‘先生’可就您这么一个。”

        裴濯没有反对,又把每一碟菜肴都尝过了,才放下象箸:“你等会去我书房,我有几句话要交代你。”说完,就起身走了出去。

        窈月的心又瞬间提起,难不成裴濯还在计较白天的事?这是要秋后算账了?

        窈月紧赶慢赶地收拾完锅碗瓢盆,又飞快地翻了一遍常生留下的册子,可惜并没有找到应对裴濯生气的法子,只能硬着头皮拖着步子走进裴濯的书房。

        窈月先是看向裴濯常常倚着看书下棋的罗汉床,空的。又转头看向裴濯时不时摆弄茶具的茶桌,还是空的。窈月心中纳闷,又往书房里走了几步,这才看见裴濯立在书案后,眼眸低垂看着案上。

        裴濯没有抬眼,只往书案旁边让了些位置,示意窈月上前。

        “过来看看。”

        窈月应声走近,才发现裴濯的书案上放了一张舆图,图上所绘的疆域极大,不仅有大鄞,还有北边的岐国,南边的兰寮,西边的阖方,东边的扶支,以及诸多窈月都认不出的蕞尔小国。而图上除了犬牙交错的国境线,还星罗棋布地标注着各国的城池地名,以及山河湖海。

        窈月知道这样一份各国舆图,不是寻常人能有的,即便是前线带兵打仗的将领手中的舆图,也不一定有眼前的这份详尽。若不是御赐之物,便只能是私藏。

        私藏舆图,罪同谋逆。

        窈月看向裴濯,装出一脸无知痴傻的模样,一惊一乍道:“这图画的可真好!哇,上头居然还有桐陵!”

        裴濯无视窈月的大呼小叫,伸出手指,点了点图上的一处:“这里是岐国的都城,雍京。我们此行要去的便是这里。”而后手指滑下,掠过大半张图,停在一处:“我们如今在这儿。往年使团去雍京,走的都是这条官道。”

        窈月看着裴濯修长的手指在舆图上划过,忍不住走神,这般好看的手,持剑握刀时会是什么样?或者弯弓搭箭?裴濯应该学过六艺,就是不知他的射御两科是不是和他的茶艺一样糟糕……

        裴濯指到桐陵的时候,手指重重地点了点:“过了桐陵城外的夔江,便算是到了岐国境内。之后一直北上,五日内即可到雍京城。”

        窈月慌忙收回神思,用力地点头:“是的,若是骑着快马,三日就能到。”她刚说完,又立即补充道:“我也是听说的,都说离得很近。”

        裴濯并没有细究窈月“听说”的来处,继续道:“的确很近,但我们这次不走这条路。”说着,他的手指往东边滑去,落到大鄞最东的一处关隘,“我们走榆关,乘船渡海到潞州,再经由潞州边境上的北干山入岐国。”

        窈月愕然:“北干山?”

        北干山地势高道路险,尤其入冬后容易被大雪封山,最要命的是,北干山是胤人的祖地,那里集聚着大量的前胤遗民。鄞人百姓偶尔从山脚路过都会被劫掠一番,若是裴濯领着使团大摇大摆地翻山越岭,不被这些遗民生吞活剥了才怪呢。

        窈月吞吞吐吐道:“这条路虽然近,但北干山上有不少前朝余孽,使团走此处,不太妥吧?”

        “使团走的依旧是之前官道,”裴濯抬眼看向窈月,“走这条海路和山路的,只有我们。”

        窈月觉得自己的脑子跟不上裴濯的话:“我、我们?”

        “是,我们与使团分开走两条路。”

        窈月更蒙了:“为何?”

        裴濯笑了:“自然是为了活着到雍京。”

        窈月语塞,看来裴濯很清楚有人想在路上要了他的性命。

        “我们与使团会在此处会合,”裴濯指了指离雍京不远的一座小城,“望城离北干山不远,离雍京也只有两三日的路程,足够我们换回身份持节入城。”

        “那使团……”

        “使团自然有正使带着,无需担心。不过,”裴濯指着舆图上榆关外的那一片海域,“我们乘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