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善后工作

第(1/2)页

自从李重茂死后,李俊的态度就不咸不淡,似乎是刻意和李隆基保持着距离。

        难道,李俊还想采取怀柔策略,留着这娃娃的性命?

        如若这般,可以肯定的是,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到时候,等到他登基称帝,就只能由自己出手,解决这个祸患。

        李隆基的脑中,忽然划过一个念头。

        你忘记了,他们是亲兄弟,而你,是一个外人,一个竞争者。

        他暗叫了一声糟,再去回想李俊的眼神,情态,完全证实了这个想法。

        太子已经在猜忌他了。

        哎哎哎,果然还是锋芒太盛的缘故。

        李隆基并没有检讨自己的失误,只是将这一次的出格表现归结为自己实在是太过优秀,卓尔不群。

        根据一般的处置方式,由于李显是暴毙,此前根本没有料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死去,所以,身为太子的李俊,必须提前履行皇帝的职责,处理朝政,至于正式的登基大典,只能延后举行。

        对于朝政,李俊倒是不担心,自从李显上次病重,他就把朝政都托付给了他,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名义,继续处理而已。

        得知李显薨逝的消息,众位老臣,先是震惊,而后几乎是蹦着就赶到了东宫。

        包括侍中桓彦范,中书令袁恕己等人,把李俊团团围住,与心情还在忐忑的李俊,李隆基决然不同。

        他们这些见惯风雨的老臣,早就对宫廷内衅,见怪不怪,他们关心的只有如何保证朝廷能够运转无碍。

        年事已高的张柬之,虽是几人的统领,这一次却无法给他们提供帮助,早在李俊大婚之前,李显就特别颁出了旨意,给张柬之慰劳的同时,还特别恩准他,不必劳师动众,返回长安观礼。

        这半年来,张柬之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这一次,也就没再执拗,干脆留在了洛阳。

        以至于,这一次的大事,他就没有能够参与,甚为遗憾。

        李俊坐在胡床上,一边平复心绪,一边听着老臣们的各项安排,李隆基作为李唐皇室青年一代之中的翘楚,又亲自参与了这次变革,必然也在听政之列。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隆基都要作为李俊的得力助手,帮助他维持两京的正常秩序。

        经历了初时的猜疑,这一会子,李隆基已经恢复了镇定,动荡的时局下,李氏一族必须团结一致。

        以他聪明的脑袋瓜,不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已逝皇帝李显的处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皇帝登基之后,都会给自己选定一块风水宝地,建造陵寝,这项工作是长期性的,很多帝王的陵寝,甚至会建造到他逝世的那一天。

        越是在位时间长的君主,其陵墓的规模,往往也更宏大,内藏宝物也更多。

        于是,李显的陵寝状况就可以想见了,就在半年以前,李显还曾经亲自到选定的陵墓地址去参观过。

        看到进展良好,还奖赏了好几个工匠。

        但他登基的时间实在太短,其陵墓的规模,随葬品的数量,肯定是比不上他的父母了。

        如今他人已经死了,李俊也帮不上忙,只能按照桓彦范的提议,遵照礼制,将李显下葬。

        接下来,就是对韦氏一族的处置。

        按照急脾气的袁恕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