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英雄未遇,均无大志

第(1/2)页

  崔道成瓮声瓮气继续说道:“哥哥,俺也冷了心肠,佛祖救不了这世人,这人间犹如鬼魅横行,既然哥哥有一处好归处,小弟生死跟随,绝无二话。”

  邱小乙道:“小弟也是一样心思,不知道哥哥预要投奔何人?”

  王伦道:“我自是思量了几处地方,要做长久打算,还不曾定下。”

  “咱们义结金兰,同生共死,哥哥只管说,俺们二人誓死追随。”

  “我自济州生长,早年也曾游览周边,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馀里水泊,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是一处好地方。”

  “蓼儿洼?”

  “方圆八百馀里,芦苇纵横,河网密布。”

  “如此说来,这端是好地方,那还等啥?”

  “不过有利有弊,哪里也只是暂时栖身之处,也不能做长久之地!”

  崔道成挠挠头。“哥哥,怎么反而有了诸多顾虑?”

  “哈哈哈,非我有顾虑,不得不想。”

  王伦心知,现阶段,占山为王,举兵反抗,失败一途。

  梁山泊没有战略纵横,一帮打家劫舍,不事生产,甚至连宗教教义信仰都没有的农民军早注定会失败。

  梁山离东京太近,一个王朝,最忌讳的就是暴动、起义,王朝宁愿割地赔偿敌国,也要不遣余力扼杀内部的星星之火。

  一旦梁山成了势头,就是被剿灭之时。

  正规军对流寇,暴民,只需遣一良将,带精兵,带上远程武器,伤害性极大。储备粮草充足,善于用兵者,不废一兵一卒,坚壁清野,扼守要道,断绝日常,步步推进,梁山就可不攻自破。

  农民对抗一个士大夫统治下的帝国,真的太难了!因为你推翻的不是一个帝王而已,是整个根深蒂固的氏族的阶级。

  实际历史上的梁山,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也是被官兵轻松击破,不得不转移各地,被张叔夜招安,最后不了了知,湮灭历史长河!

  王伦思量去想去,现在所处的并非史书的宋朝,有了些许的偏差的水浒宋朝!但历史教条主义的社会阶级,时代大势滚滚车轮行走,自己不得不步步为营,精心经营。

  不过,梁山泊并非全无可取之处,有利有弊。

  前期发展,针对地势、是历来无以为业、无家可归、杀人越货的绝好居处,又是整个王朝帝国的中心比较近,英雄好汉多,前期安安稳稳发展,避开官府大冲突,广积粮,长远发展!也不失是一个起步的好地方。

  王伦这几日也想了很多,可视乎自己只要一有从良的想法,冥冥之中老天就各种阻扰,叫自己导向一个犯罪的道路!

  经此一事,如果自己不得不走向梁山这条老路,就要好好规划。

  想明白一些问题,王伦对二人道:“师兄勿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崔道成奇怪道:“哥哥越来越俺看不透了,都万事俱备,我们兄弟,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欠着东风什么鸟事?”

  邱小乙呵呵笑道:“师兄说笑,哥哥所言东风,是一事情或者一物。”

  崔道成道:“你们二人打什么哑谜,急煞俺也,好生没趣。”

  王伦哈哈笑道:“师兄,别急,慢慢道来。只一字“钱””

  邱小乙乃道士出生,刚才自己也问了这个问题,似有所悟。

  邱小乙道:“哥哥,这些也有了计策?”

  崔道成道:“这有何难,我们三人有着一身本事,打家劫舍,何愁金钱?”

  “师兄不可,我有一言,师兄肯听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