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口齿伶俐观察入微的小丫头

第(1/2)页

种师道拍了一句马屁,本来劝谏的事,是宰相和谏官的事,要不要宰相和御史台干什么?

        不过现在这荒郊野岭的,那里去找御史?还是去找李纲来?

        种师道拍马屁,有一半是因为自己越权,让赵桓不要计较自己越权劝谏的事,有一半是官家是真的有明君之相。

        赵桓这一个月的时间,从最开始荒唐的在朝堂掀了桌子,到现在已经有了绝大的改变!

        一人计短,三人计长。

        只要能听进去劝谏,总会慢慢明白所有的事,应该如何处理更加恰当。

        比如全程无人劝谏的李邦彦的处理,种师道认为新帝处理的极为恰当,留下了李邦彦而已。

        留下,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太上皇在南方临安复政,蔡京一系除了一个蔡攸,汴京就没有人了。

        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而杀掉李邦彦,若是李纲真的有点事,孙博无法堪当大任,李邦彦是贪了点,但是也算是有能力之人,而且很有胆魄。

        敢赴金兵大营的大臣有几个?

        康王算一个,李邦彦算一个。

        就再没有了。

        没有胆魄的宰相,最后只会让大宋每况日下。

        一个传令官跑了过来,稽首说道:“陛下,前去营救村寨妇女的亲从官回来了。抓了几个俘虏,拷问出了瓦坨寨的位置。”

        “令禁军上前,围杀瓦坨寨,限期半天。”赵桓想了想说道。

        瓦坨寨为恶多端,死有余辜。

        他并不打算放过瓦坨寨这样的绿林势力。

        种师道没说话,自己岁数大了,倚老卖老一次可以,再多了,引得官家心中不满,岂不是不妙?

        行无大错,不必太过纠缠。

        张叔夜领命而去,带着数千禁军前往不远处山中的瓦坨寨。

        赵桓已经开始琢磨如何彻底消灭流匪这件事了,正如种师道所言,自己的诏命,确实不太妥当。

        谁还没有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但是这流匪确实为害甚广,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定国安邦啊!

        该怎么办,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可以参考后世,是如何彻底剿灭流匪的做法,彻底把流匪,这为害中原之国千年之久的顽疾,彻底铲除。

        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啊!

        军阵继续往前推进,沈从骑一匹快马赶回了军阵之下。马上还有那个赵臣夫的小姑娘。

        “沈指挥,这就是那赵臣夫吗?”赵桓瞄了一眼赵臣夫。

        赵臣夫已经洗漱过了,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物。

        粉雕玉琢的脸蛋上,有一水汪汪的大眼睛,皮肤白皙,像是打磨过的玉石一般光滑细腻。

        “官家民女赵臣夫见过官家,官家能带民女一起去河东路吗?”赵臣夫跪倒在地,有些小心翼翼。

        赵臣夫看赵桓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继续说道:“自燕京与父母走散以后,颠沛于金兵军阵之中,日夜所思所想,皆是如何报父母之仇。”

        “臣夫年幼力弱,不能战场杀敌,也愿为大军刷马修蹄,日思夜想,想亲眼大宋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