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能输给老年人

第(1/2)页

这个名为“s”的pp,让刘敬信感到无比惊喜。

        虽然r乐队里的每个人都具备扒谱子的能力,但耗时耗力不说,还很容易错失一些细节,而那些被错过的细节,很有可能导致最终排练出来的效果不够理想。

        最后的结果是,明明听起来几乎一样,而且乐手已经达到了所能做到的最好,偏偏就是不及原曲那么打动人。可要找问题在哪,说不定又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乐谱之外,电声乐器的音色也非常重要。

        电吉他、线材、效果器等硬件设备的不同,音色也不同,而相比硬件,音色参数则要更为重要。

        延时开多少,高频、中频、低频怎么设置,过载、混响、合唱等音效旋多少

        每一个参数的不同,都会导致最终音色不同。而不同音色对不同旋律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

        打个比方,好好的金属失真音色,你给换成了哇音,最后出来的效果就像是一群小黄人围在你周围“哇哇哇哇哇”的鬼叫,你不会感到热血,只会觉得滑稽。

        而同样风格的音色,如果细节参数不同,最后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可能前一个音色在演绎某段旋律时可以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而后一个音色却让人毫无感觉。

        所以都说听摇滚乐最好是去现场听,因为效果是真的不一样,除了激情澎湃的气氛之外,最关键的是现场听到的效果与在音箱或耳机中听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者狂热的摇滚爱好者,倒是不用特别在意这些。

        毕竟,外行听的是主唱,内行才去听乐器。

        刘敬信有了这个pp,可以节约出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乐队接下来可以更专注的通过不断的模仿和讨论,来进行学习和提升,这对于他们后面做原创,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嘛!

        此时的刘敬信激动得忘记了喝水,双手抓着手机翻看着一张张乐谱,并且主要看的是r排练过的那些歌。

        通过对完整琴谱的再次解读,以及深入的思考,刘敬信连续不断的感到醍醐灌顶,研究明白了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那缠绕他许久的瓶颈期,竟然在这一刻消失了,一方新的天地出现在了他的前方。

        刘敬信正对着乐谱琢磨得津津有味,忽然手机设定的闹铃响了起来,把他吓了一跳。

        这是他昨天给自己定下的闹铃,提醒他利用好早上的时间,去外面锻炼肺活量和练声。

        研究乐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急于一时。而定好的计划,必须要准时完成,开一个可以克服一切外部干扰的好头,是能够坚持计划持续进行的关键。

        刘敬信退出那个pp,去卫生间简单的洗漱一番,换上一身运动装,离开了住所,一路慢跑着来到了临近的公园。

        这个时间,公园里到处都是锻炼身体的老年人。

        草坪的空地上,一个老太太带领数十名老人甩动双手拍打着身体,带头大声喊着口号:“思维沟通,全身通畅,超常能量,就在身旁!”

        一些粗壮的大树旁,几个老头正用后背一下下往树干上撞,撞得“砰砰”直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