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熊猫宪法

第(1/2)页

由于三辅初定,袁耀让段煨留在长安善后,并交代他派人到上郡高奴县(今延安市)洧水寻访石油。

        袁耀前世读书,听教授说中国最早发现石油的地方就是延安,延安有延长油田,储量五六亿吨,埋深浅,在汉代已经出土。穿越后读《汉书·地理志》果然有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

        洧水是延河的支流,水上经常浮有一层油水,可以燃烧,这层油水就是石油,汉代人称它为肥、石漆等,唐代称为石脂水,宋代沈括首次称为石油,后世一直沿用。

        由于袁耀没有时间去延安亲自探矿,好在高奴县的石油已经出土,不需要袁耀去寻找矿井,所以交代段煨派人去寻找出油的地方。

        找到后,袁耀打算派人运送一台在矿山抽水用的蒸汽机去开采。高奴县那里正好有延河接通黄河,方便将石油运到熊猫城。

        韩遂、马腾坐上发出呜呜怪叫,懂得自动行驶的蒸汽机船,跟随袁耀离开关中。一路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二人才数年不出凉州,中原竟然出现这等骇人听闻的“怪物”。

        袁耀回到平阴县,杨修果然辞职不干了,跟随袁耀离开平阴。

        由于韩遂、马腾内附,袁耀等人再次到雒阳觐见刘协。刘协见袁耀率三千人不到一个月时间平定三辅和凉州,知道自己再无机会掌天下权柄了,如今立宪制是保障刘氏永享天下的最佳方案了,因此变成了立宪制的坚定支持者。

        袁耀返回到浚仪县,周瑜已经派人在此等候,说是参加会盟的人员参观熊猫城后,纷纷要求把会盟地址改在熊猫城,因此周瑜派人在此专候,告诉袁耀不必再去徐州。

        到了熊猫城,众诸侯与刘协一样,见袁耀率三千人马入关,一战平定三辅和凉州,更不再抱幻想。而刘协在诏书中支持立宪,也促进了立宪谈判的进程。

        在熊猫城继续谈了一个月后,终于谈出了结果,制定了统一的宪法,确立了在统一宪法之下的州郡民主自治联邦政体。

        一个多月后,刘协在一次朝议中收到朝廷呈上来的一份会盟大会的最终决议,也就是《大汉宪章》。

        刘协快速浏览了一下,见到宪章上写到:“郡议会由各县按人口比例选举5到8名议员组成,州议会由各郡按照人口比例选10到15名议员组成,联邦议会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15到25名议员组成。县级不设议会,由乡亭长兼议员职责。”

        刘协问参加会盟的岳父伏完道:“好像县议会的设置,与大司马的设想有些不同,辅国将军,这是为何?”

        “陛下,大司马当初设想各县均有议会,如此可以更广泛地让各县士人参与政治决策。但是大会绝大多数人反对县级设置专职议会,认为县级议员多达数万人,太浪费财政。后来大司马改为建议由各乡、亭长兼职县议员,反正这些人也都是由士人选举产生,最终大会接受这个建议。”

        “哦。”刘协继续看下去:“丞相府根据职能设置农业部、工商部、安全部、财政部、情报部、社保部、邮政部、交通部、科技部、监察部、司法部、教育部、卫生部、海关总署、矿产能源委员会、警察总署等部门,并根据需要,经议会批准设立长期或者临时性委员会。”

        再看关于军队的条款,《宪章》规定: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到丞相府安全部,而发动战争的权力则归联邦议会,军队不得参与政治派系竞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