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战长安

第(1/2)页

却听袁耀继续说道“王将军和种校尉的做法虽然蠢了一点,差点陷陛下于不义。不过,看在二人对陛下一片忠心的份上,就认为不必判那么重,只需一两年徒刑以示惩戒即可。”

        众人又吃了一惊,廷尉车平望着刘协,刘协道“就依大司马的意思处置吧。”

        车平道“是,陛下。”

        与刘协会晤结束,袁耀又到三公府会见杨彪、张种、赵谦、淳于嘉、周忠、孔融、裴茂、张喜、金尚、徐璆等朝廷重臣,向他们解释君主立宪的详细方案,接受众人的质询。

        这群重臣可谓当今士大夫的代表人物。前后汉数百年历史,也是士大夫与君主争夺治权的历史,当他们充分理解了民主选举、法律至上和言论监督不但能够有效防止君主,也能够防止权臣的时候,他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袁耀的改革。剩下的一小撮支持君主专权的顽固派,逐渐失去了气候。

        作为多年的傀儡皇帝,刘协习惯了在自己无法掌控局势的时候,顺应时务,韬光养晦,因此,尽管他百般的不愿意自己大权被夺,但是与江山社稷不保,身死兵荒马乱之中相比,虚君制还是可以接受的选项。

        袁耀完成了说服皇帝和朝廷的任务,离开雒阳继续西进,到达平县,与分别十年的表兄杨修相见。杨修被袁耀呜呜怪叫的轮船惊呆了,整整花了半个小时考察轮船是怎样航行的。

        得知皇帝和群臣愿意接受君主立宪制,杨修哈哈大笑道“我终于可以大摇大摆去看熊猫城了!”

        “那就等我从关中回来,跟我一起去吧。”袁耀高兴道。

        “好,我明天就辞职。”

        袁耀一路溯流黄河来到渭河入口,派人一路通知关中诸将前来迎接大司马,结果只有驻守华阴县的振威将军段煨率百余名卫士前来迎接。

        段煨历来官声较好,在关中持续数年动乱之中,只有他所驻防的华阴一带,百姓较为安居乐业。

        当年刘协逃离李傕魔掌东归雒阳,途径华阴,段煨接待刘协,却被种辑和杨定诬陷谋反,杨定率兵攻打华阴十多天,段煨照常给刘协和杨定兵马提供粮食。

        此时袁耀入关,也只有段煨肯来相迎,袁耀对他表彰一番之后,命他回到华阴待命,自己继续率船队溯流渭河进入关中平原。

        段煨在渭河岸上心惊胆颤地目送袁耀数十艘铁船呜呜叫着驶向长安,心道“李傕、郭汜命不久矣!”

        果然,李傕、郭汜二人根本不把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袁耀放在眼里。刘协在东归洛阳前,也曾封李傕为大司马,因此他一直当自己是正宗的大司马,当然不可能前去接待山寨版大司马袁耀。

        二人得知袁耀率军入关,自恃兵马多出袁耀十倍,联合起来派两百艘船载四千兵马到下邽县拦截袁耀。

        袁耀根本不用停船迎战,三十艘铁船一路撞过去,吓得关中将士纷纷跳船逃命,袁耀一路畅通无阻把船开到长安城下。

        而此时,李傕还在府中与一大群美女寻欢作乐,这些美女大多是刘协东归途中,被李傕追击掳掠所得的宫女妃嫔。

        等到通讯兵连滚带爬闯进他白花花的肉阵气喘吁吁地报告道“大……大司马,袁……袁耀已经……兵临城下!”

        李傕大惊失色,推开身边一群美女,急忙起身穿衣披挂,准备迎敌。

        李傕、郭汜二人以为两百艘船足以击退袁耀数十艘船,即使不能击退,将袁耀阻挡在下邽县一带绝对没有问题。

        谁都没有想到,袁耀在上邽县没有稍作停留,更没想到,袁耀逆水行船还能如此之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