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他心头的酸意

第(2/2)页

一时答应,田庄我收回来也需要一段时日,这些日子,还请你好好想想,改日我再来拜会。”

        他赶紧站起来,神色不复最初的冷淡,恭敬地送了她出门,站在会馆门前,看她上了车,两人点头致意,马车吱吱呀呀地走了。

        他在落日的余晖中,环顾了四周,街道两边的房屋仿似更加破败,街边小店中来来往往的客人愈发地少,而路边黄土中趴着的乞丐愈发地多了。

        一个小孩儿捧着个玉米饼蹦跳着跑来,趴着的乞丐突然冲了出去,一把打掉了他手中的饼子,立刻有好几个乞丐冲了出来,抢食黄土中的一小块饼子--

        小孩儿张大了嘴大哭,哭声凄凉地伴着夕阳坠落。

        “她说得对--”他回头看残阳,喃喃地叹息了一句:“世道愈发乱了--”

        秋风瑟瑟地在窗外作响,宁俞欢坐在书桌之前,看着管家拿回来的三个田庄的账簿。

        长宁侯府一点也不在意这些东西,侯爷和夫人担心了几日,怕平南王府去找太后告状,但静悄悄没有声响,宁俞欢又派人来拿这些东西,方放下了心。

        她并没有细细地看,收益并不是她所在意的。

        “呼--”冷风在屋中打了个璇儿,她不用回头,便知道是他来了。

        “你去见的哪个人,是谁?”他声音隐晦不明:“是你的心上人?”

        他离开了几天,回来便看见她要出门,不由自主地便跟了去,看见了那清瘦俊朗的男子。

        他心底有抹奇怪的情绪,说不清楚是生气、委屈还是什么,反正很不舒服。

        宁俞欢回头,微微一笑:“那是二姐曾经的未婚夫,也是现在她依然念着的人--”

        赵煊心头那抹不快的情绪突然消失了,脚步也轻快了几许,走过来在她对面坐下,问道:“找他做什么?”

        “请他为往后建一个庇护所--”宁俞欢将面前的账簿指给他看:“侯府给的田庄--”

        他瞟了一眼,摇头:“根终究在别人手中,为何不用郡王府的地方?”

        宁俞欢却道:“一则惹人注目,二则这几处田庄皆背靠山峦,山峦旁边又有大江经过,是绝好的位置,三来--”

        她瞟了一眼神色冷峻的他,那句我终究不是赵家人没有说出口。

        她想要护住郡王府,可她嫁的他,毕竟已经死去了--

        赵煊没有去深究她的话中之意,他抱起手,想了想,冷峻地开口:“你要我护这天下,你可知造成天下这般模样的究竟是谁?”

        他离开这几天,查证了许多事情。

        宁俞欢一怔,眼眸抬起又垂下:“谁杀了你,便是谁!”

        “我这几天查实了那天的刺客是谁派出的--”赵煊声音更为冷漠,仿似蒙着一层寒霜:“是皇帝!”

        仿若刀刺入心口,宁俞欢的心凌厉地痛了起来,是皇帝,他竟然要杀自己的侄子,并且是护大越万里疆土的良将--

        原来亡国,根源在此!

        原来造成所有的一切痛苦的原因,高高在庙堂之上,视百姓为草芥。

        疼痛翻腾起来的是愤怒,她抬眼直视赵煊:“所有呢?就该让大越灭亡?”

        赵煊不妨这一问,他原以为她会害怕,会退缩,却没料到她目光中竟然是怒火和勇气,他目光中充满沉痛:“我姓谢!”

        即便死了,他也不能做乱臣贼子!

        宁俞欢目光中的痛苦化为了怒火,又转为了深刻的悲凉:“你姓谢,你便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化为齑粉?你姓谢,你就能看着天下血污横行?”

        他沉默不语。

        她呼一声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他:“赵煊,我鄙夷你!你生前不勇敢,不敢娶自己心爱的人,死后也不敢去拯救自己的亲人,你要眼睁睁看着太子娶永怀,然后又眼睁睁看着你的母亲、你的百姓死于外族之手吗?”

        “放肆!”赵煊乃十万大军统帅,天之骄子,从来没有人敢这样骂他。

        他站了起来,满眼寒霜地看着她,声音冷厉得如同冰刃划过:“天下大事,岂是由你在闺阁之中,寥寥数句就能撼动的,你身为内室妇人,不该有染指朝政的心!”

        “哈哈--”宁俞欢笑了起来,笑得讽刺而痛苦:“内室妇人?天下亡了的时候,死去的仅是守不住天下的男子吗?”

        她笑出了眼泪,她终于明白上一世大越为何没有人救了!

        “你口口声声说大越会亡--”赵煊不喜欢这般的她,犀利的嘲讽的她,冷冷地道:“若是在外边,定然会让人说你妖言惑众。”

        宁俞欢停下了笑,看着他,冷冷地道:“赵煊,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嫁给你,嫁给死去了的你,我告诉你,因为我死过一次--”

        “因为我看到了大越灭亡时的惨状--”

        “我从血海中归来,你说我怕不怕大越亡国--”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