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运输大队长】

第(1/2)页

  大同军离开卑谬城的第二天,莽泰就已经发现了。
  他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的进攻,发现城南城北全是空营。
  即便如此,莽泰也不敢立即追击,害怕大同军在使诈诱他出城。这厮极为谨慎,派快船去打探消息,直到大同军北行数十里,他才敢确定敌人是真的离开了。
  对于这种情况,莽泰又喜又怒。
  喜的是,大同军居然不攻下卑谬,就敢孤军深入一路往北,迟早会被缅军给包围全歼。
  怒的是,大同军把他当成空气,完全不怕他跟在后面追击!
  莽泰留下一万难民守城,自己带着数万大军追赶。
  虽然心中愤怒,但他不敢追得太快。
  一是只有三千多主力,剩下几万全都是渣渣,行军太快会把队伍给走崩。二是小心谨慎,害怕大同军杀个回马枪。
  每到一座被大同军占领过的城市,莽泰都要先进城防守,然后派探子前去打听消息,确认大同军走远了再继续追。同时,赶紧写好捷报,自己又收复了一座城池。
  终于,大同军兵临蒲甘城下,并在城外数里扎营。
  这个消息,让莽泰彻底放下戒心,率军从南边的稍埠城出来,徐徐前进想在蒲甘城打会战。到时候,他的部队在南,缅王援军在北,配合蒲甘城的军队,必能将这股嚣张的敌军给全歼!
  蒲甘城外,大同军营还在。
  一千多艘辎重船、八千多孟族水手,挨着大营驻扎在江边。而军营里,尚有3000正规军、5000巡检兵,另有一万多孟族仆从军。
  城内守军,不敢出来,还在等待援军。
  而大同军的炮兵,每日持续轰击城墙,似乎打算强攻此城,完全不像主力已经离开的样子。
  “敌人杀来了,快跑!”
  一小队缅甸骑兵,迎面跟探路的龙骑兵撞上,隔得老远就逃之夭夭。
  杨展得知消息,有些无奈:“敌将不是傻子,一路小心谨慎,放在国内也称得上良将啊。”
  “舍弃辎重,加速行军!”丁家盛立即下令。
  数千龙骑兵,率先追出去。
  西南地区的大同龙骑兵,准确来讲属于山地骑兵。
  骑的全是西南矮马,擅长翻山越岭。配备虎蹲炮,便于在水田、山岭间快速移动并开炮。全员燧发枪,不带刺刀,只带腰刀和骑枪。不穿棉甲,只穿一层轻便锁子甲,还戴一顶遮阳避雨防箭的藤盔。
  南边,莽泰收到消息,显得有些慌乱,大同军居然真的杀个回马枪,就不怕被蒲甘城守军衔尾追杀吗?
  又或者,竟敢分兵来攻击自己这几万大军?
  “全军退守营寨!”
  所谓营寨,是他们昨晚临时扎的大营。插了一些木篱笆做寨墙,还挖了少量壕沟,勉强算有防御工事。
  莽泰不敢急行军赶回最近的城市,还是那句话,跑太快了会把部队给跑散。
  缅军主力是几万常备军,打仗时扩充军队,也是让地方贵族招募农民。地方贵族有自己的私兵,招募辖区内的农民,可以保证农民军的战斗力。
  但大同军杀得实在太快,地方贵族带着私兵跑路了。许多都没有往北逃,而是避开兵锋往东逃,前往勃固和东吁两城集结。
  缺少地方贵族带兵,莽泰很难有效指挥农民军。
  “敌人来了,敌人来了!”
  没等缅军回到昨晚扎营的地方,大同龙骑兵就已经追赶上来。
  多亏已经病逝的他隆王,竟然沿江铺设了官道,否则江岸遍地稻田,骑兵还真的跑不起来。
  这里属于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水稻一年两三熟。
  明明是冬季,秧苗却已齐膝深。
  莽泰慌忙展开军队,自己亲率主力,在官道附近结阵。十多个地方贵族,率领数万农民军,踩在稻田里分布于两翼。
  为了快速追击,大同骑兵没有带虎蹲炮。
  “弃马,列阵!”
  骑兵将领叫做秦辅国,是秦良玉的侄孙。
  四千多龙骑兵,瞬间转化为火枪步兵。他们把骑枪挂在战马上,只带燧发枪和腰刀,站在一道道田埂上列阵。
  数万缅族农民军,本来就没啥组织度,还要在稻田里展开阵型,拖拖拉拉好半天都没搞定。四处都乱七八糟的,还比不上中学生军训。
  换成平整的开阔地形,大同骑兵肯定冲上去,三两次冲击就全军溃散了。
  莽思骨兴奋道:“父亲,敌人只有几千骑兵,应该是先头部队。骑兵在这种地形没什么用处,我军却有数万人,应当赶紧包抄合围全歼!”
  “全歼做不到,就看能留下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