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稳定的西域

第(1/2)页

  新学宫的建造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咸阳城又陷入的安静之中,没有人敢担在咸阳城之中惹事。

  咸阳城在这十多年之中并没有扩建,所以城内的楼房越建越高,但是却不能高过咸阳宫内的观星楼的高度,于是这些有钱的家伙就开打周围建筑的注意,将周围低矮的楼房收购,然后与之连在一起,成为一片高楼。

  于是咸阳城中的楼房高楼之间,四通八达的连在一起,让人摸不清楚方向。

  在城西这样的高楼中,刘季就隐藏在这里,距离农家起事失败已经过去两个月,这两个月之中,刘季东躲西藏,总算是在咸阳城中隐藏了下来,然后等待时机。

  刘季并不愿意就这样沉寂下去,农家高层之间的战力并没有受到什么样的损失,损失最大的还是底层的农家弟子。

  这两个月,刘季都在打听这些农家弟子的命运如何,得到的结果就是全都被往西边押送,目的地不知。

  连同其余的战犯都是同样如此,押送这些叛军的军队是火骑军中的一支军队,而蒙恬还在百越之地,好像并没有北上的意图。

  刘季得知这个之后,在想是不是蒙恬顶替了赵佗的名义,开始驻扎百越之地。

  赵佗被蒙恬逼入了比百越之地还要蛮荒的南洋地界。

  而刘季时刻关注的项氏一族与墨家消失的无声无息,完全没有了消息。

  至于道家人宗,则是被秋后算账了,在道家天宗的吞并之下,失去了争夺宗主的实力,沦为了天宗的附庸。

  而阴阳家,不知道与帝国发生了什么,整个阴阳家除了月神得以幸免之外,被秦帝国通缉。

  儒家因为早就三分,一派加入了帝国,一派留守在桑海,一派归于民间。

  三派的命运也不相同,在帝国之中的儒家成为了帝国官员必修的课义,帝国下令在整个帝国的郡县之中,都要建立学堂,以保证帝国子民接受教育。

  而儒家,道家,法家,农家,墨家,公输家,数家,医家,药家九家学说成为郡县的学堂必修课,每一个学子都要掌握这些知识。

  帝国会在这十五年之中为每一个学子贴补吃穿住用。

  十五年之后凭借实力进入高等级的府道学宫,在这里选择更加细致的一家学说继续研修下去,这时候帝国不会在贴补学子只穿住用,需要自费,除非凭借实力进入咸阳的三座学宫之中,才能继续享用帝国的贴补。

  与之相比配的则是帝国的官员郡县以下的主官必须要接受这十五年的教育,府道以上的主官必须经过学宫的研修。

  第一批学堂的学子都是三到五岁的幼儿,秦帝国规定在三年后,学子的年龄放大到三到十岁,十年后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可以进入学堂学习。

  这样的政策真真切切的汇集于民。

  除了这些政策,帝国为了消除战争的影响,恢复民生,大量的工部农司,建造司的官员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下到民间地里,开始指导农业的恢复,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