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竹唱

第(1/2)页

  金陵街,【四海为家】。

  最里头一间办公室内,有一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泼墨作画。

  这一间办公室房不大不小,风格独特,其内古色古香,新颖夺目。

  进入,便可见那殷红色的木板地,发着幽幽的光亮。

  室内中间木制着几排水墨色的博古架。

  博古架上陈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有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

  纹饰也各异,有缠枝菊、牡丹、莲花、云龙、云凤、云鹤、孔雀、芦雁、人物……真是形态万千,栩栩如生。

   而博古架的左侧面强上,则挂着一副花仙图,画中两枝牡丹,分别开着两三朵盛放的牡丹花,那淡雅的笔画,错落有致的线条,将牡丹那种雍容与富贵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叮咚一声,好像是屋子内什么物件发出的声音,老人却是半点不出神,全神心意集中于笔下,几个时辰过后,他方才缓缓放下手中之笔,目光盯着自己所画的作品。

  这是一副山中竹唱图。

  他凝思良久,方轻叹一声:“还差一步。”

  在作画之前,他脑中已经构思出竹子的形态,甚至竹子的呈现动态。

    此画,是描绘一场春雨过后,竹林吸吮着滋润的甘露,孕育了初出新笋,它们探出了新绿,随而,天边一群竹雀伴着春风飞来,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竹叶摆动,像是……

  近前仔细品味,会发现这已经一副很有意境的画作,且给人生动传神,处处精心营造,无半点马虎。轻易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中的精致、精美,且潜藏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此这般,老人还是不怎么满意。

  这时,有人推门而入,只见一名身材肥胖,且又高大的男子,大步走来,开口急道:“齐老,又要麻烦您大展身手一二了。”

  齐老待周人都和颜悦色,一副平常心,唯独他除外,看见就气自生,不悦道:“人性下愚,虽孔、盖教之,无益也,说的就是像你这种有脑无浆的人。”

  高大男子苦笑道:“在您面前,我顶多就是个打杂端盘的伙计。”

  齐老走到他面前,批评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之食亦然。”

  “你难道不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

   鸡宜骗嫩,不可老稚;

  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倔强于盘中;

  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搓丫其骨节;

  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变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

  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誊也,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可以类推。

  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还用我这老头来教你吗?说到这里,老人恨铁不成钢道:“有了基本的常识,这么久了,还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你真是气煞我也!”

  高大男子面色如同坐蜡,心里却是不敢有一丝抱怨,默默承受着【痛苦】。

  这时候闭上嘴巴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说等于说了。

  见他故作这副可怜样,老人冷哼了一声,甩袖就走。

  见此,高大男子心里大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又莫名苦涩,今天真是撞了【大运】……遇到的客人,都是口味极为冷门的吃客。

  来了生意,你确无法接活。

  这其中滋味,像是走进了一月的西伯利压。整个人凉飕飕的。

           ……

  清风徐来,水波荡荡。

   一处院落中央,一水池,倒映着池边的绿树,水池中游鱼、小荷、五色石子,苔藓缀在山石上,如雕花。

  天上来绿,令人脚下生凉。

  树下,爷孙两人置了一桌子,碟了几盘菜、还有一壶酒慢慢吃将起来。

  一盘是爆肚儿,这是京城著名的小吃,味道别具一格。

  京城的爆肚儿。肚儿是羊肚儿,口北(按:即长城以北的地方)的绵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几部分:散淡、葫芦、肚板儿、肚领儿,以肚领儿为最厚实。馆子里卖的爆肚儿以肚领儿为限,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

  这爆肚仁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

  盐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

   油爆要勾大量芡粉,黏黏糊糊。

  汤爆则是清汤汆煮,完全本味,蘸卤虾油吃。

  三种吃法各有妙处。

  当然,烩银丝也很可口。煮烂了的肚板儿切成细丝,烩出来颜色雪白。煮前一定要洗得干净才成。

  在家里自己煮羊肚儿也并不难。除去草芽之后用盐巴用力翻来翻去地搓,就可以搓得雪白,而且可以除去膻气。整个羊胃,一律切丝,宽汤慢煮,煮烂为止。

  往往是一两盘爆肚儿,再加俩儿烧饼,喝点小酒或者果汁,那是很美滋滋的一顿饭。

  还有一盘就是浙江名菜……

  说起来浙江北临太湖,东滨东海,涌现出许多厨艺高手……

  梦粱录等文献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杭州饮食文明的发达,烹饪技艺的高超。

  历经明清两代,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改善,浙菜有了更大的发展,并成为国内地方菜系中著名的一支。

  浙江菜是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和温州菜等地方风味构成,而以杭州菜最具代表性。

  杭州菜取料广泛,因时而异;制作精细,富于变化,烹调技法以爆、炒、烩、炸等特长。

  菜品清鲜爽脆,口味适中,适应性很强。如“东坡肉”、“叫化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西湖莼菜汤”等等,均具有显著的杭州特色。

   宁波菜源于浙东北部沿海地区,以宁波为中心。丰富的海产资源,发达的经济,使当地人具有较高的饮食文明,并积累了丰富的海鲜烹调经验。

  他们善用蒸、炖、烤等烹调技法,注重保持原料的原味;菜品鲜嫩软滑,口味鲜咸合一。

  如“清蒸河鳗”、“冰糖甲鱼”、“葱烤鲫鱼”、“苔菜拖黄鱼”等,都是宁波菜的代表作。

  绍兴菜源于以绍兴为中心的浙东地区,以烹制河鲜、家禽见长。菜品汤浓味厚,香酥绵糯,富有浓厚的江南乡村风格,如“干菜焖肉”、“绍式虾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