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浦县

第(1/2)页

退婚一事告一段落后,梁府上下仍安然无恙地运作着,想来京城那厢也觉得事丑,只想息事宁人。

        半月过去,梁柚宁的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

        这些天她将梁府内外都了解了个大概,梁府家大业大,布行商铺遍布全国各地,这么大个家业管理起来极为不易,更何况……

        “咳咳……”

        梁柚宁放下手中的账本,担忧地朝小茶几对面的梁老爷子说道:“爹,您别搁这坐了,这些宁儿都看得懂,快回屋歇息吧。”

        “咳咳……不碍事。”梁老爷子抿了口热茶润了润嗓子,欣慰地瞄了几眼自家闺女,“闺女长大了都会帮着为父查账了。”

        梁柚宁看着小老头生着病还想着陪女儿玩的模样,默默地叹了口气,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打算的,就这么一个女儿都十八了,竟然还只会吃喝拉撒,对打理家业更是一窍不通,得亏是她穿过来了,要不然再大的家业都得败掉。

        她叹了口气,父母已然上了年纪,作为梁氏布行唯一的接班人,自然是得肩负起作为首富千金的使命。

        只是这账……

        “什么?青浦县这块亏损这么严重?”梁柚宁瞪大了双眼,这几间商铺不仅没盈利过还连年亏损,库存堆得跟山坡一样高,这些年一直靠着总家救济才得以维持生计。

        这都还不关门就等着吃白饭呢?

        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青浦县这些年不好过啊。”梁老爷子摇摇头,“前段时日水患频发,饭都吃不饱,哪还会买布?”

        又喃喃自语:“是该回去看看了……”

        梁柚宁脑中一个画面一闪而过,她脱口而出,“爹,是要回乡祭祖吗?”

        若她没记错,青浦县似乎是老爷子的本家,只不过早年背井离乡闯荡江湖,后来发家了便一直定居扬州城。

        梁老爷子点点头,“已经很多年没回去看看了……咳咳……”

        梁柚宁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提议道:“爹身子不好,还是让宁儿去吧。”

        “这怎么行?你一个女儿家哪里出过远门?”

        “爹,没事的,女儿都这么大了,老家一次也没回去过,这要被人听了去,该骂女儿不孝了。”况且青浦县那几间铺子,是该好好整顿了,一直吃白饭算个什么事儿?

        梁老爷子见她低头沉思,当她还记挂着被退婚的丑事,想出去避避风头,思来想去,还是答应了,“也好,回去散散心也好。”

        马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被震地晃晃荡荡,木轮摩擦着泥石子发出“咔咔”刺响。

        梁柚宁坐在马车里,东晃一下西晃一下,手紧紧攀着窗沿,才得以防止被磕到头。

        “叩叩——”

        “大小姐,前面路段是一片悬崖峭壁,路又陡又窄,坐马车不安全,辛苦大小姐下来走一段罢。”

        马夫叫停了马,丫鬟云萱扶着自家小姐下了马车。

        “路上全是泥,小姐小心脚下。”云萱担忧地瞧小姐的脸色,生怕她闹脾气嚷着要回去。

        也不知老爷夫人是怎么想的,小姐细皮嫩肉的怎么受得了这种苦?

        梁柚宁可不知道她心里的小九九,早已被眼前这副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她死前就在风景区里一座山峰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她见过最陡的山坡也不过是她滑下悬崖的那段。今天到了这里才发现真是小巫见大巫。

        周围一片荒山野岭,因着前段时日阴雨绵绵,一整个被湿气笼罩着。从脚下的泥泞一眼望去,环山一片蜿蜒曲折,让她想到一个词——山路十八弯。这甚至不能算作一条像样的路,说是泥水沟也不为过。

        他爹当年到底是怎么从这片山沟沟里走出来的?

        思索着,眼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敬佩之意。

        这条“泥水沟”一淌就是三天三夜,临近青浦县附近的一个村子道路才终于平整了些。

        到县门外时天色渐沉,梁府随行的一队车马赶着闭门前匆匆进去了。

        车马缓缓驶向中街,梁氏分行便在青浦县这条算是最繁华的主街道上落座,梁柚宁撩开窗帘子一头,一伙衣衫褴褛的乞丐沿街蹲坐在地上,一双双麻木不仁的眼眸盯着豪华的马车看,嘴里反反复复念着那几句吃饭的家伙。

        “行行好,给口饭吃吧。”

        梁柚宁皱了皱眉,中街一路看过去商铺遍地琳琅,虽到了收摊关门的时刻,但不难看出青浦县并没有众人口中那般贫瘠,倒是这乞丐的数量才称得上“贫困”二字。

        两极分化这么严重吗?听老爷子说这些年青浦县水患频发,庄稼颗粒无收,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