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不和亲,不贡税,不赔款,不割地,此乃国之尊严

第十七章不和亲,不贡税,不赔款,不割地,此乃国之尊严

        “原来是孔老先生。”

        房俊先是客气了一句,然后,立马便正色问道:

        “不知孔老先生何出此言?”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可不觉得孔家人有什么特殊的。

        虽然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这点不容否认,但跟孔家后人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老夫说房县令无知,或许房县令心中不服,那好,老夫便问问,房县令可否知晓,去年我大唐兵士跟吐蕃交战,死了多少将士?”

        孔颖达从队列中走了出来,目光灼灼的问道。

        刚才房俊所说的,在他看来,确实是属于无知之言,莽夫之见。

        他不介意帮房玄龄一把,教一教房俊这些大道理。

        “不知。”

        房俊摇了摇头,如实的说道。

        原主就是个实打实的纨绔子弟,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跟别人欺行霸市,哪儿会打听这些军国大事啊!

        “呵。”

        孔颖达冷笑了一声,继续问道:

        “那房玄龄可否知晓,去年跟吐蕃一战,我大唐的粮草,军械,钱财,又损失了多少?”

        孔颖达说话的声音虽然小,却清楚的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此时,太极宫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没有开口,静静的看着他们两个在交谈。

        就连李世民跟房玄龄,都没有插话。

        “不知。”

        房俊还是在摇头。

        这些在战争上面的具体钱财消耗,估计也就只有一伙朝廷重臣才清楚。

        连普通的官员都未必知道,他又怎么清楚?

        闻言,孔颖达脸上的冷笑更浓了,又抛出了他的第三个问题。

        “房县令又可知,我大唐边境,除了吐蕃之外,还有多少国家异族?”

        房俊沉吟了片刻,随即,不确定的说道:

        “应该不下于十个。”

        历朝历代以来,华夏国土面积的辽阔,应该是以元朝为最。

        不过,唐朝的版图,由南到北,从东至西,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国土面积一大,附近接壤的国家自然就多了。

        房俊就算不知道具体情况,也能猜出个大概。

        “我大唐边境,国家众多,若是每个国家都用武力使他们屈服,那势必会劳民伤财,民不聊生,甚至是生灵涂炭,就算是强如大唐,也不能承受这种损失。”

        说到这里,孔颖达顿了顿,随后,才对房俊道:

        “在这种前提下,房县令是否还觉得,和亲政策是没有必要的了?”

        闻言,房俊没有说话,似乎是默许了孔颖达的观点,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孔颖达高兴的摸了摸胡须,也以为房俊被他说动了。

        然而,就在他刚站回朝臣们的队列中,李世民即将要开口让房俊退下之时,房俊突然的笑了一声。

        “那倒也是,若光嫁一个女人,就能使大唐边境不受外族侵扰,使大唐士兵免于战火,又何乐而不为呢?”

        房俊淡淡的笑道。

        这话一出,不少朝臣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他们都听得出来,房俊是在出言暗讽。

        “房俊,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世民高坐在大殿之上,皱着眉头问道。

        “陛下,中原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根本就不是其他贫瘠之地能够比拟的,异族早就贪图中原已久了。

        如今那些国家能安分守己,龟缩于一隅之地,无非是大唐强大罢了。

        若是大唐一旦衰落,哪怕下嫁再多的公主,也无济于事啊!”

        房俊站在大殿中间,高声说道。

        “你说的这些,朕何尝不知,只是,朕若不行和亲之策,哪怕大唐再强大,也不能让边境免于干戈。”

        听到这番话,李世民不由对房俊高看了一眼,随即,面色严肃的解释道。

        房俊却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呵,将一国的安定,寄托与一个女人的和亲之事上,这样的国家,又有何尊严可言?又何谈强大之说?”

        此时,房俊对大唐有点失望了。

        “房县令,休得胡言,你一个黄毛小子,怎知国之尊严是何物?”

        见李世民面露难色,长孙无忌急忙站了出来,对房俊质问道。

        然而,房俊没有多想,立马就接话道:

        “如何不知?依臣看来,不和亲,不贡税,不赔款,不割地,此乃国之尊严。”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