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全世界都在骗朕

第(1/2)页

被王雱和赵仲鍼忽悠了一通之后,苏轼觉得这两小子真的不错,心好。

        两人在外面溜达着,苏轼赞道:“元泽是衙内,可心好。仲鍼是宗室子,人却诚恳,安北,这两人跟着你学了不少,可最要紧的是人学好了,这才是终生受用无穷的好处……”

        沈安觉得自己的脸皮很薄,所以就脸红了。

        “……从蜀中一路出来,那几乎就是九死一生,安北你是没去过,一般人怕是会被吓死……走陆路……安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苏轼说了一通蜀道难,然后马上做了一首词,听的沈安一脸木然,内心却极端震撼。

        这货竟然这般有才?

        随口而已啊!

        可那词却让沈安觉得自己怕是穷一生之力都没法做出来。

        这就是天才!

        从此刻开始,这位苏仙将会给东亚大陆不断的惊喜,那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文章,将会震古烁今,让人敬仰。

        这位就是文坛巨擘,可对政治却是个小白,对人性更是懵懂……

        按照历史走向,他的后半生就是个悲剧。

        你娃的运气真好,竟然遇到了哥。

        沈安笑了笑,说道:“其实……水还可以过滤。比如说用纱布包裹着细纱……再加上明矾……那水就很清亮了,煮开之后就能随便饮用。”

        苏轼愕然回身,喃喃的道:“那他们可知道?”

        他们当然知道!

        “他们当然知道,子瞻兄,这只是和你开个玩笑罢了。而且……说句实话,最安全的还是蒸馏。”

        沈安违心的在辩解着,可却有些无力。

        苏轼却接受了这个解释,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得,沈安对这厮完全是绝望了。

        他不但是政治小白,还是人性白痴。

        但他偏偏是文学天才。

        不,是超级天才!

        他笼罩了东亚这块大陆三百年,无人能出其右。

        在他的阴影下,那些所谓的文坛巨擘们都在瑟瑟发抖,倭国人、朝鲜人,以及后世的世界,对他的评价之高,大抵会让那些第一次接触的人感到震惊。

        沈安觉得那两个小子过分了些,该收拾。

        ……

        最近朝中无大事,赵祯很清闲。

        清闲之余,他喜欢在宫中散步,看着那些秋风之下的屋宇,显得有些萧瑟。

        “官家。”

        路上遇到的宫人都是避在路边,微微垂眸。

        大宋皇帝的尊严不需要下跪来体现,这是一种进步。

        那一双双恭谨的眼睛里,赵祯没有看到关切。

        这些都不是家人,不是亲人。

        他缓缓行走在后宫之中,那些嫔妃都惊喜的福身,然后期盼他能来自己这里。

        朕就是一块肥肉啊!

        男人喜欢女人是正常反应,可作为皇帝,赵祯却觉得自己成了一块肥肉,不是他在宠幸女人,而是女人们在宠幸他。

        他觉得有些悲哀。

        “官家。”

        曹皇后稍微好些,但看向自己的目光中也带着些许分肥肉的兴奋。

        这让赵祯很难受。

        朕就是一个孤家寡人。

        他失望的回去了,留下一宫幽怨。

        官家看着有些了无生趣的模样,作为身边人,陈忠珩得想办法开导。

        他搜刮了最近的一些乐事说出来,可赵祯依旧是木着脸。

        “……那苏轼病了,沈安不说开药,只是让他喝水,喝了肚子滚圆,然后去城外坐车颠簸……”

        赵祯依旧没反应。

        陈忠珩一咬牙,就说道:“赵仲鍼和王雱用杂学来戏耍了苏轼……”

        他正准备往下细说,赵祯突然说道:“都是奸猾之辈……”

        得,这下起反作用了。

        陈忠珩觉得沈安要是知道了他说赵仲鍼和王雱的坏话,绝对会和他绝交。

        赵祯端起茶杯,看着那渺渺的水汽,说道:“那个苏晏如何了?”

        “苏晏?谁?”

        陈忠珩一阵回忆,才想起了苏晏是谁,然后就传令到皇城司。

        “官家探问太学苏晏的近况,马上,要快。”

        皇城司的效率真是杠杠的,不过是下午,消息就传了来。

        赵祯没吃午饭,此刻在喝茶,看着有些萎靡不振。

        官家老了啊!

        陈忠珩心中叹息,然后接过一张纸,看了看,说道:“官家,那苏晏的父亲叫做苏义,如今在城中汴河的码头上扛活干苦力,每日挣钱倒是勉强能让父子俩吃饱饭。”

        “苏晏呢?”

        赵祯一想到勉强吃饱饭就怒了。

        那么好吃的太学馒头他竟然吃不上吗?

        这个世道有问题!

        赵祯从未觉得自己治下的大宋那么丑陋,他摔了茶杯,外面的人闻声进来,见他面色铁青,都束手而立。

        官家可不经常发脾气,这是怎么了?

        有人瞟了陈忠珩一眼,幸灾乐祸的想着这人怕是惹怒了管家,少顷就会被收拾。

        同行是冤家,宫中的日子很孤苦,唯一支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