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少年利剑(为‘华雪鉴’加更)

第(1/2)页

在沈安刚结识赵仲鍼时,他还是一个顽皮的半大孩子,带着杨沫满世界跑。

        随着宫中宫外局势的变化,这个半大孩子也在渐渐的懂事,渐渐的成熟了。

        赵允让年迈,赵宗实精神崩溃,偌大的郡王府,赵仲鍼不得不站出来,为疼爱自己的祖父分忧。

        赵祯在看着他,微微点头。

        帝王这种东西在许多时候不是看你有多大的能力,更多的还是要看你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赵仲鍼的态度就很认真,他认真的说着自己的看法,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简单的活着来形容底层百姓的生活。

        不华丽,但却让帝王和宰辅们为之一震。

        他们在看着这个少年宗室子,看着他正色说着自己的发现。

        “你”

        赵祯觉得看到了一些自己当年的影子。

        不过当年的他可没有这般自由,能随时出宫去游荡。

        他甚至是有些许的艳羡,“百姓为何苦?”

        如果说先前是开胃小菜,那么现在就是大餐上桌了。

        宰辅们马上就打起了精神。

        赵仲鍼没有犹豫,说道:“百姓苦,在于赋税。”

        赋税是个敏感的话题,赵宗绛就避开了这个话题,而赵仲鍼却选择了直面它。

        富弼的眼中多了好奇,他想知道赵仲鍼是无知者无畏,还是胸有成竹。

        赵祯也很好奇,所以问道:“可能解决?如何解决?”

        这个题目太大了,别说是赵仲鍼,就算是宰辅们也只能束手无策。

        富弼微微含笑,觉得官家的这个问题有些过分了。但他也想看看赵仲鍼的回应。

        不能回答,还是慌乱茫然

        这是考验气度的时候。

        而帝王别的无须有,气度却少不得。

        赵仲鍼想了想,“赋税在于尺度,大宋赋税的尺度,臣以为还是要以百姓能能活着为准。”

        这话看似在体谅这群君臣,可却好似一巴掌,打的他们脸上生疼。

        百姓只要活着就行。

        你们行不行?

        富弼在看着赵仲鍼,想看出他是不是有意在讥讽。

        只要活着啊!

        这个要求高吗?

        赵祯觉得脸上有些发热,“赋税之外呢?”

        大宋的开销太大了,大到赵祯都不敢减税的程度。每次郊祀他都说要减税,可下来后,宰辅们只需告诉他,一旦减税之后,大宋就活不下去了,他所有的仁慈都只能无奈的消散。

        所以他无数次说过要减税,可最终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这个大宋依旧如故。

        赵仲鍼有些失望,他想起了沈安的话。

        慢慢来,咱们年轻,不着急。革新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妄图一朝奏效,那不是天真就是别有所图。

        他压住心中的遗憾,说道:“还有就是地方官吏,臣此次下去才知道,原来除去赋税之外,地方官吏的贪婪更是火上添油”

        “还有呢?”

        赵祯渐渐多了欢喜。

        这个少年竟然有这等见识吗?

        但他却又担心这是沈安、或是旁人的教导,所以忍不住就问了下去。

        富弼觉得差不多了,赵仲鍼能说出这些已经很难得了。

        但他同样在看着沈安。

        这事儿是你在幕后操纵的吧?

        “还有就是百姓很苦,官吏很滑,官家官家英明。”

        噗!

        大伙儿正在严肃着的时候,这个就像是放屁的笑声打破了这个气氛。

        陈忠珩捂着自己的嘴,看着那些目光,不禁觉得痔疮那里又是一痛。

        赵祯的目光不善,缓缓从陈忠珩这里移开。

        这厮虽然谄媚了些,但做事知道分寸,而且而且朕念旧啊!

        赵祯决定放他一马,可一转脸,就见到了在忍笑的宰辅们。

        才将沉重,大家都觉得赵仲鍼是个忧国忧民的好少年,可他却突然来了个马屁,说什么官家英明。

        这个转折太快,让人忍俊不禁。

        赵祯也笑了,说道:“千年来百姓皆苦,为政者只是要想着让他们的苦日子过好些罢了,若是人人都过上好日子,那得多少钱粮?”

        富弼赞道:“天下的财富多有定数,百姓多了,朝中就少了,所以要节流”

        他开始阐述着自己的经济理论,赵仲鍼不禁一脸懵逼:“富相,天下的财富怎能有定数呢?”

        富弼皱眉道:“天下的物就那么多,怎么不是有定数?”

        赵仲鍼摇头道:“不对,这不对。敢问富相,财富来自何处?”

        哟呵!

        赵祯不禁笑了,韩琦和曾公亮也笑了。

        富弼何等的老辣,你竟然要和他辩驳

        赵祯给了沈安一个眼色,示意他止住赵仲鍼。

        这个少年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敷衍了事,而是自己去完成了体验民情的任务。

        皇城司的人一直在禀告赵仲鍼在城外的一举一动,很是详细。

        那个少年很认真。

        赵祯就喜欢认真的少年,这会让他忘却每日和一群老狐狸相处的境遇。

        所以他才会在先前容忍了赵仲鍼游记般的描述。

        就是因为前面的容忍,这才换来了现在的欢喜。

        这个少年不错,就是有些咄咄逼人,这性子不知道像谁。

        他再看了沈安一眼,想起了这厮在朝中的战绩,不禁暗自叫苦。

        这要是学了沈安的嫉恶如仇,赵仲鍼以后怕是没好日子过啊!

        富弼也觉得好笑,就说道:“财富来自于田间,来自于矿山,这些大致有数,变来变去也就是那么多,难道你还能变出财富来?”

        这是此刻最为流行的财富理论,司马光最为推崇,并以此为据,推行自己天下财富有定数的理论。

        这特么的是把经济问题哲学化了呀!

        沈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