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神威弩(为“捌月初陆”加更)

第(1/2)页

外面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问道:“沈待诏,里面在弄什么?”

        沈安正色道:“他们二位正在谈论朝政。”

        “老夫为庆历新政鸣过冤!”

        欧阳修的声音很大,沈安尴尬的说道:“这是……摆功绩,老人都这样。”

        “鸣冤?欧阳小儿,你一篇朋党论就让庆历新政功败垂成,导致朝野都在弹劾范文正他们在结党营私,你这个蠢货,还洋洋自得,不要脸!”

        卧槽!

        竟然直接揭开了欧阳修的伤疤?

        朋党论是欧阳修引以为傲的文章,可今日却被包拯抨击为插刀高手。

        朋党论看似在为范仲淹等人鸣冤,可那论点却害惨了他们。

        君子党和小人党不同!

        马丹!

        官家啊!俺们都是君子,君子结党……那能叫做结党吗?

        范仲淹从踏上官场开始就挂着君子的名头,后来一群人聚在一起,名曰君子。

        这群君子想干啥就要干啥,夏竦要进京为官,可他却曾经说过这群君子是在结党,于是君子们就群起而攻之。

        p,夏竦这个败类也能在京城为官吗?

        可夏竦却不是善茬,进京之后就找到了赵祯说话。

        官家啊!这群君子在结党嘞!您可得要小心了。

        这是其一。

        其二,这群君子自身内部也发生了矛盾,开始了内斗。

        这两样加起来让赵祯有些不悦。

        马丹!嘴里说着君子,做事却是小人,这样的君子党算个逑啊!

        而且范文正的同年兼好友滕子京犯事了,被反对派揪住了贪腐的证据。

        可老腾却很光棍。把账簿全烧了,一人做事一人当,要杀要剐就冲着我滕子京一个人来。

        有这几样,所谓的君子们就被官家给冷落了。

        如果只是这般也还行,大家沉寂几年,自然会东山再起。

        可就在此时,欧阳修不甘寂寞的出现了,一篇朋党论砸了下来,汴梁震动。

        俺们是君子,君子结党那也叫做结党?官家你怕不是眼花了吧?

        就算是结党,那也是君子之党,和小人之党能比吗?

        官家你就该驱逐小人之党,重用君子党啊!

        赵祯一看就怒了,心想你还好意思说什么君子党,滚!

        于是君子们都滚蛋了!

        这是绝杀!

        包拯有备而来,只是一击就彻底击溃了欧阳修。

        房门打开,包拯站在门内,目光俾睨的看着外面。

        这一刻他光芒万丈!

        他走出了值房,沈安眯眼看去,就见里面的欧阳修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包拯干咳一声,外面的官吏们不禁让开了道路,他大步出去。

        沈安在后面苦笑着,就进去。

        欧阳修依旧在发呆,沈安劝道:“包公这是昏头了,回头小子劝劝。”

        包拯这一刀砍的太狠,沈安明显的感到欧阳修颓废了。

        “此事却是老夫错了。”

        欧阳修认错了。

        沈安只觉得脑壳痛的很。

        “当年老夫意气风发,自以为是,结果却害了范文正他们。”

        这声音听着有些木然,沈安有些担心老欧阳会走上绝路。

        因为愧疚,所以干脆就以死明志,这等事古今中外发生过许多次。

        欧阳修抬起头来,缓缓说道:“可包拯不要脸,这是事实,老夫要弹劾他!”

        得!

        这是来劲了。

        沈安心中一松,就拱手告辞。

        室内的光线有些暗淡,欧阳修起身眯眼看着他,问道:“你是……”

        沈安麻木的道:“下官沈安。”

        欧阳修哦了一声,“是沈待诏啊!”

        是啊大佬!我劝慰了你许久,你竟然不知道是谁?

        沈安麻木的告辞,他觉得包拯的战斗力满值,自己的担心纯属是多余的。

        “急报!”

        一骑飞快的冲进了汴梁城,随后进宫。

        赵祯的面前摆放着一堆奏疏,他看都懒得看,就让陈忠珩念。

        “……臣以为包拯所谓的刚正不阿乃是沽名钓誉,此人蒙蔽陛下多年,当重惩,以儆效尤……”

        陈忠珩念的口干舌燥,可赵祯在上面眯眼坐着,没说停,他就只能继续念。

        “官家,府州急报!”

        陈忠珩赶紧放下了奏疏,出去看着他们验证身份,然后带着信使进来。

        赵祯已经站了起来,神色有些紧张。

        府州那边有啥急报?

        不就是和西夏人的对峙吗?

        信使进来送上了奏疏,并说道:“陛下,二十三日前,西夏一万余人奇袭府州……”

        赵祯的面色铁青,说道:“被辽人杀光了使团不动手,却来大宋这边闹腾,折继祖如何?”

        他不想看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