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换一个AI助手

第(1/2)页

趁着这段大脑格外通畅,身心愉悦的阶段,杨铭再拆开了ar眼镜,它具备将条目跨屏显示的功能,并且能够捕捉人眼,智能翻阅。

        而对于他视野聚焦的项目,则能够放大,它具备一定的智能,在获得联网授权后,进行更多内容的文字注解,图片介绍。

        清醒的脑子和智能ar技术,让他的浏览效率飞起!

        卫星、火箭等航天技术?可行是可行,但在中国环境想发展……政策是不允许私人从事的,他目前事业还集中在国内,所以得延后。

        新时代的武器,电磁能、高能集束射线?厉害但同样在中国的环境中不可能,私人军事是没有生长土壤的,尚属禁区。

        生物基因操作、生物机械融合技术?科幻一样的领域,但它在现实和实现之间,相隔着可能是几十年百年的技术断层。

        量子计算?生物芯片?同样更多在于实验室,概念性质的东西,想要发展好它,需要时间、需要大量金钱,目前任性不起来。

        靠着这通畅的状态,杨铭对每一项的推断都十分的干脆利落。

        他目前需要的一是能够快速商用盈利;二是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以当前科技环境,也可以实现的。

        因为这不是在白日做梦,超前了几十年百年的技术,是不可能靠当前基础可以实施的,技术断层你怎么解决?

        所以他青睐的都是一些具备商业前景的,比如找到了适合制药公司发展的技术:针对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技术!

        这是少见的技术打包售卖,也是两亿额度后才开放的,售价两万积分,而相对于能带来的市场——单单是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全球市场一千亿美元!

        所以杨铭毫不犹豫的买了,因为是纯技术所以会进行资讯的传输,ar眼镜还能够在他授权下,远程接管并帮他储存资料。

        “真酷!”

        杨铭就喜欢这种聪明的科技,它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眼神动作、语音命令,或者积累的习惯,迅速做出判断。

        所以在浏览商业技术没有太大收获后,把目标集中到了智能领域上,经过了一番权衡对比后,他又有了个青睐的目标:智能助手。

        极其通俗的名字,关键其售价多达20万积分,将会提供一个在遵守机器人三大定律下,拥有逻辑能力的智能。

        作用如同它的名字“助手”,将会以虚拟的身份,帮助使用者解决任何它能够兼顾到的问题。

        可能人类的科技、实验,说不准在更高的几倍眼里,就跟“幼儿读物”一样,作为助手,它难道还不能驾驭这些领域?

        综合考虑别的因素,杨铭也希望能够给自己黑科技的出处,带来更多的解释,有了这个能高度模拟真人的助手,那就是有其源头了!

        思索一番后他还是决定了兑换。

        很昂贵,但它属于很接近的未来,他感兴趣。

        这是他换过最高价值的一项商品,20万的价格一下子就让他的底子清空了,再等待片刻后,快递再来。

        收到了一个小包裹,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台手机,准确说是类似手机的样式,长方体,有点厚重,带有屏幕。

        就这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便价值20万分?杨铭碰了几下,之后屏幕亮了起来,掌上全息投影展开。

        杨铭对这一幕并不惊讶,电影了演得够多了。但真正让他惊奇的是,伸手去触碰投影出来的图形,是有轻微感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