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国之诤臣

第(1/2)页

第387章国之诤臣
香菱正坐在门外栏杆上,捧着本《长庆集》全神贯注诵读,对贾琮到来一无所觉。
贾琮才见完贾雨村,又见香菱,心中忽然一动,似乎这两个人还有些关联。
“看什么这么入神?”
香菱忽听耳边有人说话,略一转头,看到一张俊脸,近在迟尺,吓得惊呼一声,慌忙起身福礼。
低着头道:“奴婢见过三爷,姑娘在屋里,我去通报。”
说完生怕贾琮要行不轨,嗖一声跑了,带起一阵波涛。
贾琮跟着进去,道:“跑什么,我又不是万里独行田伯光。”
宝钗与黛玉一起迎出来,笑道:“香菱胆子小,你别吓着她。”
贾琮嘿嘿一笑,她胆虽小,有的地方却挺大。
见他笑得猥琐,黛玉没好气地道:“有什么事儿?”
贾琮笑道:“没事就不能来么?这可是我家,你竟然喧宾夺主。”
黛玉啐道:“一看你就没好事,懒怠理伱。”
宝钗忙命人奉茶。
贾琮与两人坐下,笑道:“刚刚想起来,确有一件好事。”
“何事?”宝钗笑问。
贾琮往宝钗身后看了一眼,笑道:“我记得香菱似乎是江南人罢,只是与父母失散了,若能帮她寻回双亲,岂不是好事?”
宝钗笑道:“那真是天大的好事。你有了头绪么?”
香菱一呆,却不知是喜是愁,她万万没想到这辈子还可能再见到父母,若是见到,以后又怎么办。
贾琮点点头,道:“只要这人还在世,锦衣卫当可找到。”
宝黛二人也是欢喜,连声称善。
“香菱,你可记得家乡?”贾琮道。
香菱摇摇头,眼中含泪:“我都忘了。”
贾琮微一沉吟,他对香菱的事也记不太清,不过贾雨村却是一定记得的。
因取纸笔来,把自己所知的贾雨村发迹前,在葫芦庙受过香菱父亲甄员外大恩的线索写在纸上。
命人拿去交给温有方调查,着其寻人,这时代故土难离,想来很快就会有结果。
“琮儿,没有线索,可能寻回?”黛玉道。
贾琮笑道:“放心罢,我请金陵知府协助,想来会有结果。”
众人都向香菱道喜。
香菱不知所措,一张脸涨得通红,心中没来由地涌起对未来的惧意,忽地向宝钗跪倒。
泣道:“姑娘,您对香菱好,香菱不愿出去,想留在您身边服侍。”
宝钗忙把她扶起来,笑道:“傻丫头,和爹娘团聚不好么?
何况若寻回你爹娘,自当让你一家团圆,我怎能强留你在身边,让你骨肉分离?”
香菱不知如何说,只是低头哭泣。
贾琮笑道:“哭什么,真是个呆子。你又没签卖身契,你爹娘寻回后,你愿去便去,不愿去仍留在宝姐姐身边。
至于你爹娘,爷发个善心,给他们在神京寻个差事,再赏一所宅子,如何?
这样你们一家既能团圆,你也可留在宝姐姐身边,岂不两全其美?”
香菱大喜,冲着贾琮咚咚磕头,口中连声道:“奴婢谢三爷大恩,谢三爷大恩。”
“值什么,举手之劳,不必谢了,起来罢。”贾琮暗道自己机智,瞬间把香菱安排得明明白白。
宝钗白了他一眼,哪猜不到他的“好心”,掩嘴笑道:“香菱快别谢了,某些人可不会做折本的买卖。”
黛玉也鄙视地看了贾琮一眼,就会动这些歪脑筋。
香菱虽呆却不傻,转念便明白贾琮如此出力的原因,顿时脸蛋通红,把头垂在胸前,退到一边。
心中暗道,三爷这般才华人品,又于我有大恩,若对我有意,我服侍他也心甘情愿。
贾琮见心机暴露,忙掩唇干咳了两声,摆手道:“你们下去伺候,我与两位姑娘讨教学问。”
众丫头忙出去,顺手带上门。
黛玉以为他又要使坏,嗔道:“混账,大天白日又讨教什么学问,你自和宝丫头讨教,我不掺和。”说完便要走。
贾琮忙拉着她,笑道:“颦儿这话好生奇怪,学问不白天讨教,莫非你想我晚上来讨教?那也使得。”
黛玉脸一红,发觉语病,忙啐道:“你就会作怪,好端端你讨教什么学问,以为我是三岁小儿不成?”
贾琮搂着她,笑道:“颦儿你再这样,我就真的忍不住要如你所愿了。”
“呸,下流东西,如你所愿才是!还不放开,拉拉扯扯成何体统。”黛玉红着脸骂道。
宝钗见状,笑道:“好了颦儿,且听琮儿有什么事?”
贾琮放开黛玉,笑道:“还是宝姐姐知我不是那等轻薄之徒。”
“呸!”二女同时啐了一口,意思却各不相同。
宝钗暗骂,你还轻薄得不够?
黛玉则多了一层意思,酸溜溜地道:“宝丫头若不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