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小人如鬼

第(1/2)页

第545章小人如鬼
冯远揶揄道:“侯爷既然学过了,不如点评点评方才这两个破题如何?”
贾琮瞪了他一眼,道:“冯胖子,我岳父在此,岂容你猖狂。”说完巴巴看着林如海。
众官皆笑,天下第一才子也只会诗词小道。
林如海笑道:“贤者崇实学,于敦伦者有深许焉。正言学之所谓,惟尽伦足以该学也。
这两个破题虽能登杏榜,愚以为仍未尽其妙。第一个破题,意思虽不错,终究略浅了些,实学者圣人之道也,非贤者起意。
深许二字,只赞其行,而未说透其道。第二个破题,后半句尚可,前半句稍显繁琐,未说透‘未学’‘学矣’之辨。”
众人皆点头称是,探花郎就是不一般,一语中的。
江风捻须笑道:“如海兄所言极是,老夫破以‘圣门重实学,不言学于敦本之外焉’如何?”
“好破题!”众人抚掌赞道:“江相宝刀未老也。”
林如海也点头笑道:“江相破题,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超心炼冶,洗伐功深,下官拜服。”
江风连连摆手谦逊,众人正恭维着,忽听门口小吏来报。
“禀各位大人,有士子嚎啕大哭,嚷着要出去。”
“出了何事?”江风淡淡道。
他久历科场,知道场屋中奇闻异事多矣,也不以为意。
“说是带的笔损坏了。”
众官摇头笑道:“此子粗心大意,当有此劫。叫他不许吵闹,违者拿下。”
“是。”
贾琮却对科考十分好奇,笑道:“且慢,我去看看。”
冯远也闲得无聊,道:“我也去看看。”
当下另有几个同考官、御史等陪着二人出了内堂,在‘剑’字号筒第二十三号舍前,看到正跪地大哭的士子,旁边两个号军看着。
“闭嘴,诸位大人来了。”那号军忙踢了踢他。
见众多考官过来,那士子擦了擦眼泪,又惊又怕,忙磕头请罪。
“起来说话。”贾琮抬手道。
那士子战战兢兢起身,瑟缩着站在一边,听候发落。
“为何嚎哭,扰乱考场?”贾琮道。
“禀大人,学生方才得了试题,正待书写,却发现考篮中携带的所有毛笔皆已无毫,故而失禁,求大人恕罪。”那士子说完又呜呜哭了起来。
冯远瞪了他一眼,道:“蠢材,吃饭的家伙,难道不知事先仔细检查,此刻哭有何用?”
那考生垂着头,不敢分辨,只是无声抹泪。
贾琮走过去,拿过桌板上的考牌看了看,武晓琳,金陵府江宁县禀膳生,民籍,乡试乙卯科第五十一名。
呵,还是老乡。且相当年轻,二十出头。
贾琮不由得升起几分爱才之意。自己顺手帮他一个小忙,却可以让他感念一生,未来说不定还有用处,实在惠而不费。
因目光微转,看向他的答卷稿纸,确是一个字没写,只有答卷上头盖了一个鲜红的“对号戳”,表明方才此人已经监临官再次审核,身份无误。
“把笔拿来我看。”贾琮道。
“请大人过目。”武晓琳忙呈上一把毛笔。
贾琮见他备了这么多笔,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却发生这样的事,其中必有缘故。
因取过一支,拨开笔帽,见空空如也,半根狼毫未见,只剩一支镂空的笔管。
嗯?贾琮与冯远等人对视一眼,都有些奇怪,拿过其余七八支毛笔一看,全是一般。
这显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这是何故?”贾琮问道。
武晓琳泣道:“学生昨夜细细查验了考具才睡觉,今日一大早便起来候考,方才发现笔已全毁,实不知出了什么事。”
冯远深知科场之弊,问道:“昨夜你一人独住,还是与他人合住?”
“赴京这些日子,学生和一位同年同乡考生合住一间客房。”武晓琳道。
冯远冷笑道:“好恶毒!竟使这等卑劣手段,坏人前程。”
武晓琳失声道:“大人是说我那年兄坏我?这不可能,我与他一路同行,相交甚厚,他怎会做这等事。”
贾琮哂道:“人心险恶,你知道什么?伱那同年姓甚名谁。”
“孙康。”
“来人。去找孙康,就说他同年武晓琳的笔损毁了,问他愿不愿出借两支使用,其余的话一概不提。”
贾琮吩咐下去,又看着武晓琳道:“若他愿借,倒也罢了,若不愿借,那就是不打自招。”
武晓琳拱手道:“有劳大人费心,孙兄定会借我。”
贾琮点点头,教训道:“你也这么大个人了,怎么遇到点事就只会哭?周围这许多考生,难道你不会问他们借两支使用?”
武晓琳赧然作揖道:“学生惭愧,因诸位年兄皆无余笔,故而惊慌哭泣,让大人见笑了。”
贾琮目光一扫,同一排考生忙把头低下,不敢与他对视。
“人性之卑劣,一至于斯。”贾琮冷笑道。
冯远笑道:“这也是人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