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征北汉之议(特鸣谢书友 大爱骨科 的

第(1/2)页

用罢午膳,柴宗训看向符太后道:

    “母后,儿臣带英儿在皇宫中四处闲逛一会儿,毕竟她自从进宫后,还未见识过我大周皇宫全景呢。”

    符太后微笑颔首,道:

    “皇儿是该多和英儿亲近亲近,未来英儿也是我大周皇宫的一殿之主。”

    柴宗训和周女英向符太后行礼告辞后,出了宝慈殿。

    柴宗训拉着周女英的如玉小手,笑道:

    “英儿,你当真是玲珑多智,这才几天相处,母后已如此喜爱你。”

    周女英抓紧柴宗训的手,抿嘴道:

    众臣议论后,皆赞同由此二人率军出征。

    吏部侍郎吕蒙正出班道:

    北汉辽州与大周晋州搭界,到三月一日时,辽州刺史杜延韬已接到埋伏在汉周边境的细作情报。

    及长,投奔驻守晋阳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惜其武勇,便留在帐下当了侍卫,成为刘知远麾下一名勇将。

    后来累次升迁至乾、坊二州刺史。

    柴宗训笑着点点头,命太监们抬来一顶小软轿,拉着周女英一同坐上了轿子,起驾游览整个皇宫。

    当今天下,唯大辽可敌。

    景胜接到圣旨后大喜,乃在汴京龙骧军营中加紧整理军需,十日后入宫拜别皇帝柴宗训,于开熙五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时,统三万龙骧军第一兵团第一军,出征汉国辽州。

    见礼后,刘钧命贴身太监拿急报与二人观看。

    吴越贞明七年(921年),戴氏家族由金坛迁至句容茅山下南  20里,见谷城东南有水蜿蜒  3里许,若蓄水则可灌溉良田千百亩,遂定居于此。戴宏成为句容谷城戴氏的始祖。

    刘钧三月二日午后,刚服下御医煎制的汤药,便接到了辽州刺史杜延韬的急报。

    二人花了二个多时辰,才基本游览了大致整个皇宫,在御花苑里搂着坐了好半晌,傍晚时分,这才起驾回宝慈殿,陪符太后一同用晚膳。

    以臣之见,第二兵团现屯驻荆州,第三兵团尚处训练,第一兵团重兵须防守京城,出兵一军兵力足以攻克辽州。”

    戴宏,生于后梁年间,句容人,字大本,号木斋,唐代大诗人戴叔伦的后裔,累官至大周礼部尚书,谷城戴氏始祖,享年  98岁。

    刘钧不顾病体虚弱,连忙命人传郭无为和刘继颙二人前来。

    柴宗训伸左手揽着周女英的纤腰,只觉柔若无骨又充满弹力。

    归乡后,戴宏置身田园,种植粮菜,又以经书教授子孙。定居谷城后,为解决用水,戴宏带领村民在村前上游筑起一道水坝,在坝下修建水渠,又将大片旱地改成了水田,造福百姓。

    宰相郭无为沉吟片刻,道:

    “陛下,这几年来,周帝郭宗训推行农田、商业新政,又新建二支精锐亲军,国势日盛。

    入周后,移任郭进为淄州刺史、卫州刺史、洺州团练使,为人有勇略,数平州中山盗。

    坐在金銮宝座中的柴宗训沉吟片刻后,道:

    刘钧道:

    “二位爱卿,前几日周辽二国“野狐岭之战”传来,逆周以三万归德军、1千龙骧卫,大破大辽宿将、南院大王耶律屋质五万大军!

    “启禀陛下,目下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