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南唐十九州(特鸣谢书友 逍遥书生

第(1/2)页

第149章  南唐十九州(特鸣谢书友  逍遥~书生  的月票!)

    开熙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大周首次“工商”特科科举开考,时间亦为三天。

    因从朝廷行文到开考的时间仅5个多月,较为紧迫,因此此次“工商”特科科举只进行二轮考试:“院试”及“殿试”。

    开考这天,从大周全国赶来了二万余名学子,过关“院试”者将直接成为“工”“商”科的进士,朝廷拟定的录取比例在二十选一。

    试卷由皇帝柴宗训和精擅工商业的次相、户部尚书王著,及“兵器研发院”的数名精通工艺的教授一同出题,三成为思政题,七成为应用题。

    经三天在汴京鸣玉坊考场的考试后,本次“工商”特科科举计录取了一千一百名进士,工、商科各半。

    工科状元为从吴越国特意赶来大周汴京参加科举的喻皓。

    此时林仁肇也已接到南唐国主李煜的投降大周的密诏,亦感动于大周皇帝柴宗训和呼延瓒对己的仁义,乃于开熙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开城投降。

    将五百余名新科工科进士一股脑儿全录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官职正六品,月俸百两银钱。

    折御郧统第一兵团、张咏统龙骧卫驻守南唐,一边安稳收降各州,一边等待朝廷派遣的接收官吏和驻军到来。

    柴宗训在汴京与众臣忙于“工商”科举之时,东路军监军汤启于五月中旬押送抄自南唐国库的典藏珍宝银钱,同李煜和她的十多名后妃,起程先行回汴京。

    李涛、王著二人思虑半晌。

    直到深夜时,三人才拟定了江南十九个州的刺史等主政官员人选和原南唐官吏的去留。

    符太后及三位后妃见皇帝未回后宫一同进晚膳,皆派遣下人前来向皇帝柴宗训问安了一次。

    唐末战乱以来,因江南一带受战争的波及较少,到了杨吴及南唐时,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很快。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当地人口的增多,许多州府的人口还超过了唐朝极盛的开元年间。

    “此次大军出征唐国,没有酿成大的兵灾人祸便收取之,朕心甚悦。

    高坐金銮宝座上的柴宗训微微颔首,道:

    “如今可称将我汉人核心之地尽皆收为朕大周一统!

    待夺回燕云十四州之后,再谋划将我中华汉唐全盛时的西域、南诏、安南、辽东、漠北等地一一取回。”

    至于商科进士,则大多数派为大周各州县主管经济和民生的推官、税务使,让这些懂商业运营的人来推动各州县的经济发展。

    喻皓,生于后汉年间(约在948年前后),史书中又称预浩、预皓、喻浩。他是浙东人,出身于工匠世家,以前是杭州的材料制造商。擅长建筑,尤其是塔楼桥梁。

    辽国耶律贤继位以来,任用贤臣,多次调整耶律璟时过于严苛的法律。恢复登闻鼓院,允许百姓击鼓诉冤。

    在永宁公主李芳仪的招降之下,现任“皇城司”指挥使徐铉率麾下一万军士尽皆投降,得以保全,大部人马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