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兴平二年

第(1/2)页

仲春二月,

        江南、广陵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山水名胜,常常可见游玩富家公子、姑娘;田间地头,处处是繁忙的农人耕牛;驿道码头,商贾繁忙行人拥挤

        同样的天空下,关中却炊烟稀少,饿殍满地。路上行人绝迹,田间杂草横行。老人,妇女,小孩为之耕耘,禾生垄脉无东西。

        尚书贾诩巡查士卒屯田返回,像老农一样,坐在田垄边歇息,旁边的马儿跟他一样瘦,不由心中悲凉:

        “关东任何一个郡守国相,依靠郡国税赋,大都能养上万士卒,还绰绰有余。”

        “关中有肴函之固,河池之险,京兆尹、左冯栩、右扶风三郡居八百里秦川,原本水旱不涝,天府之国。秦人依之而取取天下”

        “没想到,如今,连吃饭都成问题”

        贾诩是个极聪明睿智之人,虽然他担任的是选曹尚书,这种天旱缺粮之气候下,不可能不对户、仓曹、司农给予极大的关注。

        旁边一个白净少年道“大司农朱俊号称文武兼备之能臣,对缺水之难,却也无能为力”

        侍中甄豫道“陛下慎言,朝中诸关东大臣,皆以朱公为望。朱公以三公降为大司农,已是屈尊降贵,公忠体国”

        “国舅说的对。”少年吐了吐舌头,对二舅的萝莉啰嗦、一本正经,仿佛无力吐槽。

        甄豫“陛下,是大汉百姓的皇帝,昊天之子孙,不能轻易好恶,一言一行都需慎重十分”

        “朕有那么重要祈雨也不见老天回应。”看了看不远处环绕着呈环形的一队“保护”士卒,“不过傀儡罢了,说几句李将军爱听的话有什么打紧。”

        甄豫为之气结,想说什么,看了看周边士卒又做罢。

        贾诩仿佛没听到少年皇帝的吐槽和叛逆,转头看天。

        皇帝见贾诩又沉默,知道讨了个没趣,拍拍屁股起身:“快走,到蔡师那边吃午食。”

        甄豫脸色一振,立即跟了上去。

        贾诩摇摇头,他岂能不知皇帝对李傕、郭汜、朱俊、杨彪不满由来已久。

        当初征招朱骏,一是为了利用朱俊的威望,与关东诸侯搞好关系,让袁术等人支援些粮草。哪知道袁绍根本不吃这套,袁术、刘表运来的粮食也极有限。

        根本入不敷出。

        第二嘛,何尝不是他贾诩看出朱俊志向大于才干,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贾诩经常听到李傕、郭汜等人嚷嚷那些王公大臣有屁用拿着俸禄做不成事儿养条狗,还知道看家护院,这些人胳膊肘净往外扭

        话糙理不糙

        关中压根养不起大汉帝国中央庞大的官僚系统

        当然有此看法的不止李傕、郭汜。

        张济、樊稠等将士皆望护帝架东归雒阳。朱俊、蔡邕虽等重臣也都明白东归是必须。

        可李傕、郭汜绝对不同意

        “皇帝是我等亲自搏斗、不惜身命,打败王允这个逆臣而拥立

        皇帝要是被二袁掳走、利用,我等忠诚之士岂不尽成了叛逆”李傕甚至嚷嚷着把皇帝一人留下,让这群浪费粮食的大臣们自己回关东

        郭汜稍微和缓一点,认为还是要把杨彪等几个重臣留下,其他的人都遣散。

        这两个军阀头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