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旬月破会稽

第(1/2)页

见王朗不断聚集士卒,又有孙静、朱治作侧翼,总数近五万人,众将都深感棘手

        刘备却不忧反喜“半月之内,必破王朗”

        众人皆奇之,不知如何破王朗

        这日晚上,刘备派水军都尉王豹、都尉吕岱等乘船潜行,顺流直下,第二日早晨便抵达了钱塘江、曹娥江交汇口。

        突然出现在上虞城外的刘军,如同天降神兵,切断曹娥江,断绝了上虞城外援。在吕岱、王豹带领下,全军英勇异常,三面围攻上虞城。

        上虞城墙低矮,兵力又被抽空,仅半个时辰,不就就攻入上虞,占据西、北两侧城门,围攻县令府邸。

        在上名士魏滕、吴范等劝告下,上虞县令放弃抵抗,在寒冬腊月里,脱掉上衣,袒胸露乳而降。

        魏滕,字周林,扬州会稽郡上虞浙江上虞市人,乃是江东名士,名望顾雍之下。

        其祖父魏朗更为有名,乃是屈指可数的党人中坚与李膺、荀昱、王畅等齐名,称“八俊”,仅次于窦武、刘淑、陈蕃“三君”。

        魏朗,上马能治军平叛,下马能治民安郡,曾经做过交州九真郡都尉、河内太守、尚书等内外要职,然而性刚直,被第一次党锢被贬官回乡,后党锢越来越激烈,陈藩等人皆死。魏朗也被招入雒阳,他知道多半不可能善终,为不牵连家人乡党,自杀于路上的牛渚。

        魏滕因其祖父,被禁锢多年。黄巾之乱后,复又为官,后诸侯讨董,中原大乱,魏腾又辞职归乡。

        捷报传到钱塘江北,是一个叫吴范的上虞人充当使者。

        刘备大喜“像魏腾这般名士,能主动出仕,会稽可安”

        刘备赶到上虞,当即任命魏滕为安东将军从事、暂代上虞县令。魏腾极力举荐吴范,说他深通历法和易经,善观天气变化,能够见微知著,推算灾祥,事多应验。

        刘备于是将吴范亦作从事,留在身边参军,以备询问会稽之事。

        继而令王豹、吕岱、魏腾沿海攻击余姚、句章、镇海等地,要讲曹娥江以东全部收归囊中。

        吴范却说大多数郡县都能轻易夺,但余姚有虞翻,很难攻下,强攻怕会有折损。

        在刘备眼中虞翻只是个名士文人,认为大军一来,这些县城都会投降,何况没什么兵力的余姚,遂不以为意。

        第三日,

        王朗才知道上虞失守的消息,曹娥江东西被分为两段,大惊失色“会稽一半为刘备所据,又失了钱塘天险,如之奈何”

        周昕说“如今刘备亲自率精锐攻打上虞,必定空虚,应该封锁消息,集中包括太末县贺齐等军力,攻击余暨城西北的刘军大营。”

        报报

        周昕话音刚落,斥候得到射入城中的箭,其上有信

        王朗接过来一读,气得一把扯成两半“烧掉,全烧掉”

        然而射入之信乃是雕版印刷,数目极多,周昕等人不久亦得见该信:

        “王朗不服扬州刺史管束,屡次侵略临郡。

        安东东将军刘备、扬州刺史刘繇,皆是大汉贵胄,共表皇帝陛下,撤去王朗会稽太守之职务,迁为议郎。

        今天合兵讨伐王朗,各县乡长官,诸营兵将,只要弃暗投明,可以既往不咎,立功受赏”

        王朗大怒,欲攻击刘备军营,会稽诸将士却不听命令,认为家乡都被占了,这仗没法打,坚决要求王朗回援。

        王朗让周昕从曹娥江上游过江,引兵来救;自己攻击赵云驻守的大营,不下。

        第五日,

        周昕过不了曹娥江,不得不绕道上游,本来就疲惫。见到刘备亲至,就更无战心。

        其士卒见家乡的县城被占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