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再造两个广陵

第(1/2)页

兴平元年,五月,夏至已至

        农忙间隙,张飞、张昭、阳雍、刘业等人,继续组织10万流民男丁,投入中渎运河挖深、拓宽,数十万流民家属,也因此聚集在中渎运河沿线,逐步安居乐业。

        张昭指着河堤上下劳作的壮丁“目前,江淮运河汛期可通千石船,秋冬可通百石船。我们的目标是秋冬能通千石船”

        一石135斤,千石船载重仅十几吨。一立方米水1吨,千石船仅仅是长宽皆不足十米的内河船,刘备琢磨着着实算不得大。

        张昭“施工过程中,分成100余段工段,每段1000户,数千人,并编户齐民,藏兵于民。”

        张飞补充道“为了便于管理和安置,广陵郡完成新设置淮口、淮安、兴化、天长等县,采用委任、选举等方式结合,选出乡有秩、啬夫、游徼各30余、乡三老约100个,亭长100个、里长1000个。按照县、乡、亭、里几个层级,清理全郡土地,采用长期租种和发放土地相结合的方式,给流民落实了土地。”

        熬过最困难时期的流民,才能真正在广陵大地上,发芽生根,百姓们是淳朴的,除了立生祠外,还给新生婴儿取名“开渠”“江淮”“水运”“冬麦”“小满”“芒种”“丰收”。

        新增加的数县后,广陵郡从12县,增加到18县,只增加了二人之一,人口却生生从40余万,增加到80余万,增加了一倍而且增加的人口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广陵郡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长期的集体劳动,各个工段,各个乡、亭、里,管理和协同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上都具备了预备役或后勤部队的组织体系和能力。话说春耕之后,刘备就曾经从中选择精锐1万人,充实到军队当中,交由张飞、赵云训练。这1万生力军,是极其支持刘备的流民组成的,即使面对严格到近乎苛求的训练,也表现出了比广陵原住民更强的韧性、忠诚和战斗力,也就成为张飞部的主力

        正是依靠青州兵、广陵流民军、幽州军为基础,刘备才能在与曹操、袁术、孙策等人的战斗中占据优势,才能迅速的安定广陵和徐州,并通过屡次战胜后缴获的大量物资,部分填补前期巨大投入的缺口。

        张昭“广陵的民屯、军屯,主要有三类作物。

        其一,冬麦100万小亩,因广陵气温高于东海、彭城,目前已经收获完毕,共得小麦135万石。除去向徐州陈氏的第一批30万石借粮,除去分发给官吏、屯兵、屯民的,还剩30万余石。

        其二,春天种植的粟、黍,共1000万亩,收获有早有晚,预计将在七月十五中元节前后收获,能得超过1200万石粟米、小米

        其三,前些天芒种前后种植的水稻,因曹操侵徐州,张府君带兵北上,种植面积略少,只有500万小亩,预计产稻米超过1000万石”

        刘备皱着眉头“才500万亩水稻产量最高,应该多种些

        记得我曾叫你们先找小块土地播撒稻种,待到芒种前后再插秧。就算壮丁北上,插秧之事妇女老弱皆可为之,为何才500万小亩”

        张昭“倒不是插秧问题,与曹操相持月余,男子作战、驻守、转运,老弱妇孺种田、织布,缺乏足够人手打堤坝、引水渠、耕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