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第(1/2)页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非常之人,图谋解决危机以平定变乱,思虑克服灾难以奠定地位!”

        夏秋之季,酷热难当,紫微星暗淡,荧惑星明亮。作为何进最倚重的士族领袖袁绍,在小楼上摊开笔墨,书写着心情与志向:“经者,常也,权者,变也。易曰,反经常而合道者,权变也。我虽平日循经常之道,终究非常之人,面临危局、变乱,自可不拘于经常,只要能以权变克服危局,权变就成了经常,权变就可称为权力!”

        袁绍回想青年事情,二十出头被迫离职,守母孝三年。之后姻亲李膺、李瓒为宦官迫害,被党锢,祸及袁绍,干脆再为养父守孝三年。第二次守孝本是权变之举,哪知道正合了孝之经常大道,成为青年人中的楷模。又因此,名满天下,并成为党人一员:“人生真是奇妙!”

        长期的在野生涯,让他怀着对宦官的巨大仇恨。团结在袁绍周边的士人集团,不少也是被党锢过十几年的士人。

        党人们及其亲属大多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世家豪族的代表,如豫州牧黄琬祖父是太尉黄琼。袁绍、何进的智囊何颙年轻时在太学也是风云人物、学子领袖。陈留相张邈家庭富有,号称八厨。刘表是西汉鲁恭王之后,本身也是大儒。孔融幼年号称神童,留下孔融让梨典故,其兄孔昱与刘表、张俭等号称八及。荀爽、荀锟、荀攸、荀彧,陈寔、陈纪、陈群更不用说。

        党人们或有能力,或有家世,或有财富,或兼而有之,因此在中央或地方有很大的影响力,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他们也是阶级固化的支持者,想尽办法稳固和扩大财富和势力,所代表的世家豪族政治,并非社会发展方向。

        几次党锢,使得不少党人在十几二十年长度内处于低下的政治地位、处于被追捕状态,许多人从青年到中年,许多人从中年到白头。还有许多人的亲属因党锢死去,如李膺被拷打而死,孔融之兄孔褒因窝藏李膺被诛杀。。。

        为了逝去的青春!为了死去的亲朋!为了失去的利益!许多之前相互不认识的党人、士人,在十多年的党锢中被迫相互团结,互相支持,又被袁绍加以组织,成为一群“非常之人”,而这群人的核心,就是以袁绍为核心的“本初俱乐部”!或者本初党。

        袁绍想到:“宦官制度,至少沿袭数百年,可以认为是经纬之道,但毕竟不是亘古就有,我偏要扭转格局,使得后世以无宦官为经常!”

        “外戚执政,前汉即有,后汉尤盛,邓、梁、窦、马、何、宋你放唱罢我登场。唯有我袁氏,拒绝参与联姻,与皇室结亲家的宗族全受到清算,而袁氏填补空白,反而愈发强大。祸福相依,可见一斑。

        只要扫平宦官、外戚两者,任用党人,就是世家天下!而我,就是执牛耳者!”

        。。。

        第二天,袁绍对何进说:“我们与宦官的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宦官必然已经察觉,大将军若不早早决断,去除宦官,事久生变,我们将像窦武和陈蕃一样死在阉人之手!如果大将军不同意剿灭宦官,我就带士人和外兵自己干!”

        不仅袁绍,党人这群“非常之人”一方面希望清扫了宦官后,朝廷能有更多的官职,地方上能有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希望发泄多年仇恨,所以他们中许多人在何进面前表态支持袁绍的建议。

        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