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日费百金

第(1/2)页

砰!刘备一把将桌上的表章、文书推到地上,摔得到处都是。

        “谁,谁惹兄长不高兴?”一旁斜着身子打盹的张飞蹭的一下站起来,指着卢养、徐岳,“怎么又是你们,拿那些劳什子的账目让兄长掉头发!”

        徐岳退了一步:“别指我,我只是帮个忙、算个账。”

        卢养苦笑拾起地上散乱的账表:“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公孙大哥、刘大哥两军。共计近2万众,作战之时,日费百金已经是精打细算,少的不能再少了!”

        刘备:“一次战役,士卒伤亡的抚恤、养药,马匹、铠甲、兵器损耗,就价值千金,是平日的十倍!那是上千万钱哪!而且只是一次战役!

        我从哪里去找这么多一千万?”

        张飞:“要不降低士卒的抚恤和饷钱?”

        刘备摇摇头。

        之前刘备一直不愿意站出来镇压张纯、乌桓叛乱,就与军饷难以解决分不开关系。在他看来,和平时期,一般要一个中等郡一年的赋税,才能供应起一万军队半年作战。

        公孙瓒、刘备的部队,总的来说,既有常备军、义从,也有民兵壮丁。精锐部分的义从相当于士官,精熟战斗技能,是军队屯长、队率、什长、伍长,以及后勤参谋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需要支付高额的俸禄。

        主体部分则是佃户、壮丁、流民等构成,以义务兵役方式聚集,如果征召时间过长,壮丁们就会不满,士气低落,出现大面积逃亡,甚至在作战时临阵脱逃、倒戈相向。要维持这部分征召壮丁,最好的办法是迅速结束战斗,其次就是发给饷钱。

        非厚养士卒,士卒不愿用命作战。

        。。。

        “军饷筹得如何?秋天各郡给的钱还有么?”公孙瓒看见刘备披散头发的苦恼样子,就知道答案,“别想那么多,有钱发钱,没钱将吏与士卒一起过苦日子就是。”

        公孙范替刘备回答道:“早花光了,或许只能又向地方伸手要。”

        公孙瓒:“要的如何?”

        卢养:“我去了两个郡,都说没钱,都不给!渤海太守杨璇说我们有三个县,渔阳公沙太守说他们也有数千军队得养。河间相陈延把我骂了一顿,怪我们幽州人,把自己管不住的乌桓丘力居部落,撵到冀州去祸害他们。”

        公孙瓒:“到底缺了多少?”

        刘备伸出一个指头

        公孙瓒:“一千万钱?”

        刘备摇摇头:“一日百金,一月三千多万钱,已经欠了一个月,加上未来2个月,至少要一亿钱。”

        公孙瓒思索片刻,猛地一敲桌子:“你们要不到,我去!我带兵去!反正在各郡眼里,我就是个只懂打仗的楞子。”

        。。。

        公孙瓒带着队伍,通过围困、游行、静坐等方式武力讨薪水,总算又筹集了五千万钱,可老这般得罪人也不是个办法,去了几个郡之后,剩下的各郡太守躲起来就是,见都不见,或者不见得能讨到,或者只给几百万钱了事。

        之前,董卓、皇甫嵩、宗员等人喜欢杀俘虏凑战功,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