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民心所向公、信二字

第(1/2)页

“混蛋!羊太守干什么吃了?他有六千兵马,还可召集上万壮丁,也不阻挡一二。”宗员发现自己从来没这么愤怒过。

        公孙瓒:“我们要是败了,他就凭一个郡,难道能够独存?”

        为了争取布置防御的时间,宗员、公孙瓒亲率骑兵沿路阻击程志远。同时,刘备、郦炎等发动大部分步弓兵、所有俘虏,以及城内外百姓,维修城防。

        然而,刘备并不打算仅仅对安次城墙进行过多维修、改造,他打算在城外里许开挖一道与护城河相连的壕沟。

        为了提高百姓积极性,不得不忍痛大开府库,把铁质工具全部发出,并许下钱财、粮食作为奖励,以开挖土方量来计算工钱。士兵、俘虏每完成一立方步奖励3钱,百姓完成一立方步奖励5钱。

        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以施工量直接给普通民工工资的政府工程宣告开始,之前虽然也曾有大汉中央、地方政府包工给商人的先例,却无包工给普通民工、俘虏、士兵的案例。

        太过新奇的事情,起初让俘虏、百姓们都不相信。直到有人半信半疑地施工一立方步,刘备当场给付5钱,所有百姓、俘虏都沸腾了,热火朝天挖起土来。有些百姓甚至全家男女老幼一起上阵,男子挖土,女子老人运土,小孩传土。

        士卒和俘虏更有秩序,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挖土,另一部分人负责装土,其他人排成一字长蛇阵,将装满土的袋子传到后方,劳动的过程也是队、什、伍内部相互熟悉的过程,增强凝聚力的过程。

        如果从天上看,能够看到无数人流涌动,还有无数独轮车、手拉车,马车,在安次城北不断来回运动。

        牵招一面组织施工一面笑:“为将之道,赏罚必信,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兄长其名将之资也!”

        刘备:“你不是不知道,我还有一个身份,家产千金的幽州大商人!昔日开发静海,为了填高地基,一石土10钱的赔本生意我也做过,何况一立方步才三到五钱,便宜得很。”

        郦炎却不这么看:“我正为如何救济百姓发愁,师弟打开了一扇窗户,指出一条明路,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以工代赈的效果比强迫服役好数倍。”

        刘备:“若无奖励而服役,百姓心中苦、身体累,毫无积极性,如果算上拖延工期消耗的粮食,病死、累死的壮丁,故意损坏的工具,其实损失并不比这些钱财来的小。”

        有酬劳的劳动,比强迫劳动或者吃大锅饭能带来好得多的经济社会效益,刘备记得后世搞了十余年合作社,年年饿肚子之后土地承包仅仅一、二年,全国年年丰收,再未发生大面积的粮食短缺。私营承包中小企业也是一样,效率远高于大锅饭的国有企业。

        当然,承包制度、以工作量取酬制也有一些明显的问题,少数奸猾者在挖土时,专找表面的松土挖,将难啃的骨头留下。还有的将旁边规划外的松土挖取凑数。军队中也出现了问题,少数士卒为了5钱与3钱的差价,临时脱下军装装成百姓挖土。

        经过数年的北地风霜,郦炎早已磨去了浮华,做事情、想问题极为细致,派出官吏,对发现的问题一一纠正。他自己则站在高车上,由亲兵、衙役推着,对下方施工的百姓,组织、监督施工官吏表现一一亲自核查,并让旁边的小吏一一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