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牢狱之灾

第(1/2)页

卢植、袁术、刘岱等人都建议逃亡,以免下狱。

        跑,不仅意味着丢官去职,更意味着在官场上多年奋斗付出,一旦付之东流。

        刘备辗转反侧,一夜未眠,披衣而起写了一份有情有节的奏章自辩,大意为:“臣年幼丧父,无过庭之训。家母编席织履,含辛茹苦以养育,节衣缩食以启蒙。

        臣少时多为族中所欺辱,祖产为叔父、堂兄侵夺,年十五因交不上赋税而从军,几乎死于上谷。有人说臣父是党人,臣还真没有接受过党人的帮助,否则也不会如此艰苦。”

        这些话,既是自辩,也欲将对家族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后侥幸不死,积功入雒阳为郎。陛下不以臣卑鄙,以刘氏子弟待之,遂得仰慕天恩、引为近臣。臣振奋精神,单精竭虑,南下江淮、西至西域,东到大海,北上草原,远涉数万里,无日不思报陛下之恩。”

        紧接着将大大小小的功绩数了一遍,然后说,“臣能有现在的功绩,一赖皇帝陛下提拔,二赖同僚、下属支持,三赖奋勇杀敌。

        臣幼时未尝得慕天颜,贫穷困乏,食不足果腹,衣不足暖身。故汲汲于钱财,曾利用职务之便,买卖马匹粮食,而关卡守卫不敢阻挡。钱财大多用于养士卒,以求为国立功。

        臣年纪略长之后,每忆陛下之殊遇,常叹息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继而按律纳税赋不敢再犯。

        陛下素知臣善于经营、理财,臣之钱财、土地,主要是合法经营而来,指责臣不法而得千万资产实为污蔑。

        臣少时无知而犯错,如果陛下和三公要罢免臣的职务,臣无话可说,也愿意用钱财来赎罪。只是希望能继续为陛下之吏,继续为国家和陛下积累钱财、抵挡贼寇。

        臣不胜感激,痛哭涕零。”

        写完表章,已经泪流满面。

        王荣给刘备披上衣服:“真有这么严重吗?”

        刘备递给王荣一封信:“明天一早你和兄长就离开,先回娘家去避避风头。”

        王荣打开一看“涿郡涿县男刘备,与赵国邯郸女王荣,婚后无子,感情不谐,故和离之。”

        王荣的眼泪瞬间掉下来:“你不要我了吗?”

        “这次多半下狱,或者逃亡,怎能牵扯你。”

        王荣将信在油灯上点燃,哭道:“我不走,死也要与你一路,黄泉路上也不孤单。”

        。。。

        “杨公安好?”

        苏固现在担任使匈奴中郎将臧旻属下从事,从北疆回来,给杨赐带了几件厚厚的羊皮大衣,羊毛衣,狼皮手套。

        司徒杨赐年纪大了,畏寒,穿上了就舍不得取下来:“多谢,这些礼物,我十分喜欢。这一年在北疆过得如何?”

        苏固感激杨赐谋划,杨彪带头揭发王甫、段颎,为苏家搬开头上大山,故而只管挑着好话说。

        半响,杨赐发觉不对:“你来做说客?”

        苏固这才老老实实地说出来意:“还请杨公高抬贵手,放刘备一马。”长跪在地。

        杨赐长叹:“你不懂,他这次不仅犯了罪,还背上党人身份,曹节不会放过他。即使我是司徒,也怕改变不了陛下心意。”

        苏固:“刘备的父亲刘弘,因包庇党人之罪,下狱、丢官,如今去世已约十年。没有证据可以断定刘弘本身是党人。”

        杨赐:“我征辟的泰山人孔融,其兄孔褒也因包庇党人而死,孔融出来做官,这符合大汉的律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