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来自糜竺的建议

第(1/2)页

“只是猜测推断而已。”

        刘备口中说着猜测,语气却异常笃定:“黔陬在琅琊正北,从琅琊北上的陆道路必须穿过一片山岭,才能到达黔陬城,琅琊向西北到东武城也必须经过一片山岭。

        若论北上贸易,胶州湾远比琅琊湾潜力更大。因为若船队改在计斤县的港口停泊装卸货,接下来的道路都是平路。哪一条路好走一些,显而易见!”

        任旐:“看来灵山岛关系到胶州湾商路,那我们就不还灵山了吗?”

        刘备神秘一笑:“一个字,等!”

        。。。

        琅琊王是光武帝其中一个儿子后代,与当今皇帝一样,也是阴丽华的子孙一代。当代琅琊王,因族中人口越发越多,原来的封地已经不够家族和自身开销,免不了利用影响力,在琅琊港的商贸中获益。

        伏完的先祖伏湛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与西汉景帝时期的外戚窦婴受封同县,同为不其侯。伏完继承了先祖传下来的不其候,在朝中为官。伏家与曹家、外戚宋家颇交好,也参加了支持和拥立皇帝刘宏。论功行赏,伏完不仅升了官,还娶汉桓帝之长女阳安公主刘华为妻,可谓春风得意。

        伏氏现在虽然以不其县为主,实际上根本没有忘掉祖籍琅琊东武,在琅琊港依然拥有很大的利益,在青州、徐州亦有说得上话的族人。

        黔陬县丞伏海就是伏完的族人之一,作为县丞,想见县长完全没有障碍。这些天,伏海将黔陬县的修复工作留给属下,守着刘备。刘备去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用所有能用的时间来说服撤出灵山岛,不要建设胶州湾。

        伏海不仅自己用尽方法阻止刘备,还牵线搭桥,把琅琊的商人们组织起来,向刘备施压,一面提出拿钱赎买的方式,一面以逸待劳不断地暗示与琅琊王、不其侯的关系,威胁刘备不要不知好歹。

        至于前来讨说法的商人,更是快把门槛踏破。

        。。。

        这一日,又有一名商人前来,但却不是琅琊的,而是东海商人。

        麋竺:“听说琅琊的富豪、商人们愿意出百金买回灵山岛和船只,我特来恭喜刘君发大财。”

        刘备:“同喜,足下曾经从郑公学习,我们算是师兄弟,快请上坐,所来何事?”

        麋竺:“原本,黔陬县的命运与琅琊县港口紧紧相连,琅琊兴则黔陬兴,琅琊衰则黔陬衰,说是其附庸也不为过。黔陬、不其、东武等周边数县富豪,也都在琅琊港口或多或少有产业。我特来祝贺黔陬县长为琅琊之附庸,祝贺刘君长人之下!”

        前面的话听起来挺顺畅的后面就变成挖苦讽刺。

        正常情况下刘备要么应该大怒拂袖而去,要么应该大惊失色,谦卑下士说一句“如之奈何?请君教我!”

        刘备的反映却是淡淡的,不复刚才热情,不疾不徐地问麋竺家里船有多少、工坊有哪些、雇佣了多少人。

        麋竺准备好的说辞全部都咽到肚子里去,刘备越说其他的,麋竺越憋得累,快要憋得肝火伤身、内分泌不调,主动问:“玄德就不想黔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